传统文化的潜在危险:"恶搞"来者不善 洞穿文化底线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传统文化的潜在危险:"恶搞"来者不善 洞穿文化底线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26日 10:14
陈四四

    当潜在的危险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我们的网络、出版是否也应该为保卫优秀传统文化,设一道防线。

    当胡戈把电影《无极》自娱自乐改变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时,也许并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一夜之间,“馒头”、“血案”被大多数人津津乐道,也让该片导演陈凯歌异常愤怒。

    然而,当《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兄弟”变成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的营销高手、猪八戒变成老板、李白是“口水长流”的形象时,越来越多的恶搞不由让人反思其原因在哪里?带来的冲击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

    风起网络,“恶搞”来者不善

    网上纷飞的fhash有着各种各样的恶搞。如果仔细在网上寻找,还有调侃李宇春、芙蓉姐姐的《猪都笑了》、针对禽流感的《鸡的歌声》、新表现方式的郭德纲相声等等。这些基于反讽、搞笑的东西,的确令人忍俊不禁,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对此的感受是:“过去,我们整个社会都很严肃,大家只能接受单一的观点、单一的文化。但是现在,社会已经出现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人们逐渐需要一些轻松的、娱乐性强的、甚至搞笑的消遣方式和文化。恶搞的出现,颠覆以前很严肃的东西,改变了严肃的观感。”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这种原本无伤大雅的另类解读,由于走过了头,渐渐超越了底线: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早年与一位女同志的通信被寻找出来,在网上贴上“姐弟恋”的标签,以“雷锋的初恋女友”出炉。恶搞短片《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中,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摇身一变为脏话满口的参赛选手。一个名叫“胡倒戈”的网民制作的flash《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中,小英雄潘冬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母亲则一心想参加“非常6+1”,她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整部片子,还夹杂着一些下流的对白。

    蔓延书刊,颠覆名著名篇

    恶搞不仅风靡网络,书刊市场上,名篇名著也未能幸免。最近,出现许多被“重新诠释”的古典名著。如《水浒传》是讲述“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了“伟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变成了“文革”中的造反派

    ……这些恶搞的名著还颇为畅销。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