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评论:羊倌歌王一"错"千古 北大教授异"曲"同工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中青评论:羊倌歌王一"错"千古 北大教授异"曲"同工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18日 09:27
毕诗成

 

“羊倌歌王”石占明

 

    30秒钟够短的,可能连打半个盹儿都不够。但30秒,却让一名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羊倌歌王”一“错”成名!连日来,“羊倌歌王”石占明在电视大奖赛上不识国旗一事,被媒体大肆报道。惊叹、嘲讽、批评、反思,跌到漩涡中的石占明在舆论的喧嚣中,回到了山西左权县老家思过,并请求某部文工团的处分。(《华商报》5月15日)

    会有中国人不认识中国国旗?正如余秋雨所说,这样的事情的确让人“痛苦”。但综观此次事件的报道与评论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很多“让人痛苦”的躁动。

 

 

北大教授张颐武(新浪图片)

 

    首先说“不识国旗”这个命题本身,便是个被偷换了概念的“伪命题”。石占明的遭遇丝毫不比那个被曲解了的北大教授张颐武好多少,只是张颐武可以通过博客向媒体辩解,石占明却不会。为什么说是被偷换了概念呢?既然很多媒体都有意识地淡化了当时“出错”的情景,我们只好通过一片片的枝节末叶,去还原当时石占明面对的题目:大屏幕上呈现三面国旗(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请选手分别说出是哪个国家的。石在回答出其中之一后,承认不知道剩下的两面,随着计时的“嘀哒”声,他如同其他很多人一样“蒙”了一下。口不择言地“蒙”出了最熟悉的“中国与日本”。于是,“不认识国旗”的命题就诞生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