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民俗竟要出国? 民俗文物大量外流令人忧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研究中国民俗竟要出国? 民俗文物大量外流令人忧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17日 08:24
柴海亮 刘晓莉 朱峰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贺其叶勒图则对另一种现象表示担忧:由于受电视台鉴宝类节目的影响,现在当国有收藏单位的工作人员征集民俗文物时,老乡们的要价都很高,有的甚至是漫天要价,国有收藏单位因资金不足,只能望而却步。

    其次,一些文物贩子到处搜罗民俗文物,然后通过文物市场或上门兜售给海内外人士,甚至大批走私到境外牟利,其触角可谓无孔不入,导致国家文物工作部门征集民俗文物的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此外,保护民俗文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也是民俗文物流失境外的重要原因。有的民俗文物虽然年代很久远,但至今还在使用,还有一些民俗文物本身又具有民间工艺品、民族用品的性质。民俗文物的以上特殊性,导致民俗文物是工艺品、生活用品、生产用具还是文物难以界定。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未对民俗文物的界定及其出境作出规定,因而,大量民俗文物可顺利出境。

    文化安全不容忽视 阻止“外流”迫在眉睫

    民俗文物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贺其叶勒图认为:“我国民俗文物本来就越来越少了,如果还任其外流,要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到外国去,这岂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至于如何应对我国民俗文物大量外流的问题,中国文物研究所资料中心主任侯石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项目实施小组副组长吴峰云以及呼和浩特海关监管处综合科科长白乙拉等人士认为,一方面要加强民俗文物的抢救征集工作,政府要适当安排专项抢救经费,尤其是对一些文物价值较大、独具民族特色、濒临失传的民俗文物要加大抢救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民俗文物的界定、保护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民俗文物的保存、流通、征集等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尤其要严格控制珍贵民俗文物的出境。

    文物专家侯石柱、塔拉等认为,保护民俗文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在防止民俗文物流失方面,人人都能有所为,比如,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要善待家中被“淘汰”的“老家什”,若家中不具备保管条件,可将其赠、卖给文物收藏单位;作为民俗文物收藏爱好者,要提高对民俗文物的认识,增强爱国心、民族情,不要把珍贵的民俗文物仅仅当作换取“外币”的砝码。专家们呼吁:希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民俗文物大量外流的情况得到遏制,“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国外”的遗憾不再发生。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