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茅山良渚遗址(图)

2010年04月07日 11: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区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

  茅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小林街道的上环桥村北侧。为配合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在2008年10月的调查试掘基础上,2009年7月—2010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联合对茅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目前茅山遗址的第二期发掘已经开始。已揭露面积8000多平方米,出土陶、石、玉、木等各类器物800余件(组)。

  茅山为一座海拔48.8米、东西狭长的自然低山,遗址分布在茅山的南坡,遗址面积近3万平方米。发掘表明,茅山遗址主要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的堆积部分可分为坡上的居住生活区和坡下的稻田遗迹区2大块。坡上居住生活区的文化层堆积由早到晚分别为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早期、良渚文化中晚期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等3个阶段。坡下的稻田遗迹区农耕层可分3层,其中已经发掘的农耕第Ⅰ、Ⅱ层分别与居住生活区的后2个阶段堆积对应。

  马家浜文化晚期到崧泽文化早期的堆积目前仅局部进行了发掘,清理的遗迹主要有灰坑等。在编号G4的遗迹单位中出土了数量较多可修复的陶器和骨木器等,陶器器类有双耳圜底腰沿釜、双目饰圆锥足鼎、侧把盉、喇叭圈足豆、罐、盆等。出土的1件朱漆黑彩木雕动物合体像,由底座和上下骑座的2只动物组成,动物造型抽象却不失生动,为了解距今6000年前后太湖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目前为止,茅山遗址发掘最大的收获是揭露了一处聚落布局和结构比较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坡地型遗址的聚落形态。茅山遗址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以一条基本呈蜿蜒的东西向河沟(G2)为界,分为坡上的居住生活区和坡下的稻田遗迹区。由于遗址范围和部分重要遗迹个体都比较大,第一期发掘采取了探方平面揭露和南北向探沟分段局部揭露的方法。

  坡上的居住生活区中又可明确分为经过特别营建的墓地区和居住区,已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3座,建筑遗迹3处,灰坑30余座,水井2口、河沟1条。墓地区位本次发掘区的西部,系利用茅山南坡中部地势高凸处再堆土营建而成,已清理墓葬29座。清理的墓葬均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人骨已朽,部分墓葬发现有葬具痕迹。墓葬随葬品中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罐,根据性别不同随葬石钺或陶纺轮,随葬玉器的种类有璧、三叉形器、冠状器、璜、镯、锥形器、坠、管、珠、串饰等。居住区位发掘区的东部和中部,F1、F3均由可能为柱础的石块和柱坑(洞)组成,其中F3石块排列有一定规律并总体围成一长方形单位,柱坑内柱洞痕迹明显,底部并垫有石块。在发现建筑遗迹的居住区附近也散布有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已清理14座。居住区地层中出土不少石犁的残件,其中1件3件套组合大石犁比较完整,器形少见。

  G2是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居住生活区和稻田遗迹区的分界。目前以探沟形式分段揭露的G2东西跨度106米,G2各段宽度不等,在4.5—18米之间、深浅也不一,应是为了起到丰水期排水和枯水期蓄水的作用。判断G2应该同时具有防洪排水、提供生活用水和灌溉南部稻田等多种功能。在TN8—9E16段和TN8—9E9段的G2底部发现有成组的长方形或不规则圆形的坑状堆积,部分坑底垫有石块并发现有残存的木柱,是否为立柱架桥的通道还待进一步确认。

  坡下的稻田遗迹区,北端发现有与G2方向基本一致的东西向大路兼G2南侧堤岸1条(L1);紧邻L1南侧有灌溉水渠1条(G3)、灌溉水口1处;稻田发掘区中北部发现有东西向小路1条(L4)、L4附近另有作为稻田口的活动场所1处;稻田中则已发现基本呈南北向(南端略偏东)的小路(或田埂)共5条。

  以探沟形式分段发掘的L1各段宽窄不等,约为3.4—8米之间,路面和路层中夹杂较多的碎陶片、细砂和少量的红烧土块,路面剥剔中发现有细薄片状小层,应为踩踏面。

  灌溉水渠(G3)紧临L1南侧,总体也大致呈东西向。东侧较浅,深度约0.18米,南北宽2.5米左右,由东向西深度逐渐加深并逐渐呈喇叭口扩大,到发掘区中部演变为一蓄水池塘,在蓄水池塘南侧并发现1处灌溉水口。

  东西向小路(编号L4)路面宽约1米,东西长约30米,路面微微隆起,路土土色灰褐,路面铺垫有细砂和少量碎陶片。L4南北两侧附近大致呈一不规则东西向长方形范围的土层也夹杂有较多碎陶片和细砂,与稻田中的土质区别明显,推断应是当时稻田口的一处活动场所。

  5条南北向的小路(或田埂)呈东西排列,路面宽约0.6—1米不等,高出两侧稻田约0.06—0.12米,路面均铺垫有红烧土块或粉末。揭露长度最长的1条南北长约61.5米(L2)。小路(田埂)之间间距,发掘区最东侧的两条较宽,为约31米,其余的间距均在17—19米之间。可推知茅山遗址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平面形状为略呈平行四边形的南北向长条形,单块田块的面积较大。

  良渚文化水稻田目前也仅局部下挖,出土物主要有少量陶片和石器如镞、刀等。

  发掘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已有明确的道路系统和灌溉系统,良渚先民对水稻田已有了比较先进而细致的规划。目前针对水稻田遗迹及遗址环境的多学科研究正在进行中。

  广富林文化时期居住生活区发现的遗迹有灰坑等,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可辨器形主要有足跟内壁有凹窝、足尖有捏捺的扁侧足鼎、豆柄上端有一周粗壮凸棱的细高柄豆等。在属于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稻田区农耕第Ⅰ层发现有沟等遗迹,并在此层上发现了一组30个清晰的大型偶蹄类动物(牛)脚印和零散的人脚印,这是国内首次在新石器时代农耕层上发现牛脚印。广富林时期农耕层中也出土有少量的陶片和半月形石刀等。

  茅山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水稻田遗址发掘规模大、遗迹种类丰富、性状比较清晰,并与布局和结构比较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聚落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良渚文化中属首次发现,在国内同类遗址中也甚为罕见。对于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稻作生产方式,进而深入理解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等意义重大。同时,茅山遗址稻田农耕遗迹三叠层的发现,对于全面系统研究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南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执笔:丁品、郑云飞、陈旭高、仲召兵、王宁远)

(责任编辑:程海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