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把好电影送到乡亲身边

2025-11-21 10:33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把好电影送到乡亲身边

2025年11月21日 10:33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

我来自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是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也是个爱看电影的90后。白天,我经营一家小吃店,晚上兼职放映电影。每周有3到5个晚上,我都奔走在各个镇村。

一块幕布、一架放映机、一台音响,当天色渐暗、银幕亮起,公共文化服务就来到了村民身边,为乡亲们的精神生活添彩。前不久,在麻陂镇举办的“家门口的公益电影院”活动中,我早早带着设备就位,放映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看着孩子们坐在银幕前叽叽喳喳地讨论剧情,满脸兴奋,我很有成就感。

不出村就能免费看电影,对村民很有吸引力,许多人特意搀扶着老人、领着孩子前来。当晚,还有3场科教影片和电影《金刚川》在曲潭村播放。除了故事片,聚焦家庭消防安全、诈骗连环套识别等主题的科教影片,现在也很受欢迎。

下乡放电影,最大的困难是环境。露天放映受天气影响大,刮风时幕布晃动、影像模糊,音响效果差。我经常用大树干固定屏幕,用自己的车做设备的支撑。让我高兴的是,今年10月,博罗县公布并启动建设首批50个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

从“流动的星空”到“暖心的客厅”,我放电影的场所从杂草地、大空地,开始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场馆。屏幕更清晰、观影更舒适,来看电影的人更多了。现在每次放电影,场地几乎都能坐满。

放映设备也在更新换代。如今,农村电影放映已从胶片机升级为数字化设备,观影效果也升级为立体声、大银幕,部分室内固定放映点配备了高清数字放映设备、LED屏幕与专业音响系统,让村民畅享电影文化盛宴。

群众想看什么电影,现在也能点单了。通过线上投票、线下点片箱,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点位接单,我们精准对接,让群众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享受高质量观影服务。

这几年,我和许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一起,见证了村民观影从“偶尔看得上”到“常态看得好”的转变。县里还专门出台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点放映服务规范》,通过统一标识、规范服务、明确职责、对接专业放映队伍等措施,建立起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

如今,县里正加速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全覆盖计划,“光影情暖博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也在逐渐打响名气。未来,还会有商业影院参与公益放映,丰富大家的观影体验。我期待为村民带去更多更好看的电影,也期待这些室内固定放映点成为大家爱来、常来的“基层文化新客厅”。

(作者为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本报记者洪秋婷采访整理)

推动优质电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电影公共服务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时期,电影公共服务从基础覆盖向高质量、精准化、多元化、智能化发展,实现了全面提质增效。

服务覆盖更加全面,放映网络基本形成。电影公益放映加快从零散流动、室外放映转向有序固定、室内放映,延伸至社区、广场、企业、工地等群众集聚地,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2024年,全国开展电影公益放映821万场,其中故事影片放映525万场,科教影片放映290万场。

节目供给稳定增长,群众需求有效满足。542家版权方踊跃参与,5300余部影片数字母版有序入库,推进无障碍影片发行放映,吸纳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影片等精品佳作,年度放映惠及近6亿人次。

活动形式日趋多元,电影赋能成效显著。“强国复兴有我·光影聚力”等主题放映和影片推介活动圆满完成,“公益放映+”品牌知名度提升,“跟着电影赶大集”云南腾冲站、广东东源站、内蒙古兴安站活动成功举办,带动地方消费、文旅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光影育人”工程惠及学生近2亿人次,实现文化资源向教育成果的有效转化。

电影公共服务是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键举措。展望“十五五”,电影公共服务将继续秉承“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依托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发展,聚焦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持久精神动能。

(本报记者刘阳整理)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