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9日讯(记者 成琪)2025年11月15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浙财监管智库)、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学科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开幕式由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浙财监管智库首席专家王俊豪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研究员作开幕式致辞演讲。她在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与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为新时期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指明了方向。随后她以“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为主题,系统阐释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属性、建设意义及推进路径,强调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教授以《关于优化政府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从法治视角系统梳理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对行政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剖析了当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碎片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协同高效监管格局、推进监管法制化等具体路径。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研究员发表了题为《第三代系统论视角的电网创新方向初探》的主旨演讲。他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电网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提出应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主体作用,推动能源系统从“中心控制”向“多元互动”转型,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专题演讲环节中,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以《水公用事业监管的盲区与代价》《以规划监管改革创新推动可持续城市更新》《中国房地产经纪平台特征与监管策略研究》《标准规制能提高城市公用事业韧性水平吗?》《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与监管政策优化》《创新不确定性与人工智能监管创新》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来自全国公用事业与政府监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