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点景成金”打开新思路

2025-11-08 07:1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点景成金”打开新思路

2025年11月08日 07:1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近期,广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探索“文旅+地产”融合发展模式,一批以自然景观与康养生活为特色的项目持续升温,受到业界关注。

广西的实践,不只是单一项目的创新尝试,更是当前房地产行业转型的生动缩影。当前,人们对住房的期待已从“有房住”升级为“住得好”,更加注重生活方式、情感归属、精神体验以及社区文化。在此背景下,广西的“文旅+地产”模式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将地域文化、自然资源与居住空间深度融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盖楼售楼,而是转向提供“可居住的风景”和“可体验的文化”。

在传统住宅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文化成为具有差异性的竞争要素。无论是漓江的山水意境、壮乡的民族风情,还是北海的海洋文化,都为项目注入了不可复制的灵魂。这使得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物理组合,而是成为有故事、有温度、有识别力的“文化作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放眼全国,文化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正在各地多点开花。在制造业领域,不少老字号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工坊,将生产线转化为旅游景点,实现品牌价值的重塑与提升;在农业领域,田园综合体、农耕研学等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从功能消费迈向情感消费,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央政策持续鼓励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旅产业凭借其较强的韧性和创新活力,在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就业创业、带动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文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释放出超越传统认知的发展潜能。

当然,文化赋能不是简单的概念嫁接。比如,“文旅+地产”模式,绝非不同业态的叠加。真正成功的融合,需要开发者沉下心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脉络,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任何流于形式、急功近利的“文化贴牌”,不仅难以持续,更会透支文化信用,最终导致项目失利。

也要看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固然是强大的初始吸引力,但真正能够留住人、打动心的,是内在可感的生活品质与人文温度。因此,“文旅+地产”项目不能仅停留在借景造势的阶段,更需持续“涵养内功”。一方面,要夯实硬件基础,补齐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公共服务短板,破解“好看不耐住”的难题;另一方面,要提升软件服务,通过精细化的物业管理和丰富的社区文化营造,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唯有当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优越的生活品质真正融为一体,“文旅+地产”才能跳出短期热销的局限,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真正“点景成金”。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