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 10月29日重阳节,北京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民乐“国家队”——中央民族乐团,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办重阳专场民族音乐会。

随着江南丝竹《迎宾曲》婉转奏响,演出正式启幕。笛子独奏《姑苏行》勾勒江南秋景清雅,与重阳节澄明气象相得益彰;男声独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古词新韵传递深沉思乡情;京胡与打击乐《夜深沉》节奏激昂振奋人心,终曲《敦煌》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一曲曲兼具传统风骨与当代气韵的作品,让观众在悠扬旋律中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深刻体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内涵。
本次演出指挥、中央民族乐团青年指挥家刘钰坦言:“在大钟寺这样的百年古寺演出,是一场特殊的文化对话。古寺木质结构带来独特声场,我们特意调整力度控制,让旋律贴合环境气韵,这种与历史空间的共鸣,是音乐厅难以复制的。”他透露,曲目特意兼顾经典性与普及性,《姑苏行》《夜深沉》等作品既保民乐风骨,又让普通观众听得懂、有共鸣。
此次演出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提供指导,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这也是海淀区文旅局主办的民族音乐“艺”起来系列惠民活动第四场,此次重阳专场是区域深耕民族音乐传承、践行文化惠民的缩影。据悉,海淀文旅自今年国庆期间开展民族音乐“艺”起来系列演出,已走进了辖区商圈,科技园区,未来一个月,还会陆续走进辖区高校、部队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让民族音乐走进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