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媒搭建文化桥梁

2025-07-10 08: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以书为媒搭建文化桥梁

2025年07月10日 08: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敬惟 曹于茵

近年来,中国出版业积极开展与海外市场的多样合作。从参与各大国际展会,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行业研讨,越来越多中国图书在世界各国的书架上崭露头角。近期举办的巴西里约国际图书双年展与2025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及展览期间,包含国图集团等多家国内出版机构的中国出版界代表团成为了展会上一道亮丽风景,并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

乌拉圭图书市场在少儿教育、语言学习、全球文学等方面与中国出版资源高度互补。在交流中,乌方代表表示,愿在未来加强与中国相关文化机构的联系,期待更多机制性合作。此外,双方多家单位就版权输出、出版交流、译者资源对接等事项达成合作共识。

在巴西,双方围绕出版产业协同发展、跨文化传播机制建设及少儿读物国际出版等议题展开探讨。中国出版界代表团向巴西弗卢米嫩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捐赠了一批内容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科技、少儿、汉语教学等领域的图书,并与院长乔建珍探讨了葡萄牙语地区汉语教材开发、文化读物配备、师资培养等合作方向。

2025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及展览期间,中国代表团赴美国费城参会,与各国代表深入交流,推动中国出版物在全球图书馆体系的精准投放,也为中国出版机构的选题策划提供了新的国际视野。中方与意大利Casalini Libri公司围绕《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达成了初步版权合作意向。并与3家国际知名图书馆技术产品供应商——科睿唯安公司、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公司进行交流,探讨知识服务领域的前沿成果与AI技术应用案例。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价值。海外馆藏的深度提升,既需要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精品内容,也需要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

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期间,“图书馆馆际交流会——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发行经验分享”在广西举行。此次馆际交流共邀请海内外40余家知名图书馆、10余家出版机构参会。

中文作为东盟“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尼、越南等地的“零基础中文速成班”广受欢迎,汉字教学规范化正在逐步推进中。

中国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建议推动华文(中文)出版支持体系,进行出版联盟、图书馆交流与教育交流深度融合。泰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帕·楚查介绍,泰国国家图书馆有3万多本关于科学、文学、历史、社科和艺术等领域的中国书籍,该馆计划将馆藏珍贵泰文书籍翻译成中文等4种语言,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

纸数融合是深受当今出版业关注的议题之一。

匈牙利国立塞切尼图书馆馆长大卫·罗兹萨介绍,拥有220年历史的匈牙利国家图书馆,如今已建立中欧最大的数字化中心。中华书局副总经理林佳红介绍中华书局以优质内容为根基创新推出的“纸电同步”出版模式,并分享其在构建专业数据库矩阵、精准对接海外研究需求、为海外读者提供权威学术服务等领域积累的经验。接力出版社顾问、资深社长黄俭提出,在童书市场国际拓展中,技术共享与本土化创新是关键。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东亚图书馆馆长马蒂亚斯·考恩介绍了该馆CrossAsia平台的发展战略与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挑战,该平台自2005年成立以来持续整合东亚、中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纸质与电子书资源。

此外,与会者表示,出版社还应注重与海外图书馆体系的深度合作,加强研究不同地区馆藏特点,制定精准落地计划。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