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产业观察 > 正文

俄罗斯航空工业现状

2012年03月21日 09:11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由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设计制造的苏霍伊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目前于2011年成功交付亚美尼亚航空

  由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设计制造的苏霍伊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目前于2011年成功交付亚美尼亚航空公司,
也被外界视为俄罗斯民航制造业复苏的标志之一。

昔日的航空帝国的民航业如今已被西方飞机占据大半江山。图为俄罗斯航空公司的空客A330飞机。

  昔日的航空帝国的民航业如今已被西方飞机占据大半江山。图为俄罗斯航空公司的空客A330飞机。

  俄罗斯航空工业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航空工业中一支重要力量。苏联鼎盛时期建立起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能够研制、试验、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现代航空装备。在创造辉煌的上世纪60~80年代,全苏联的航空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已达到300余家,整个行业从业人数高达70万人。但20年前一场巨变结束了70年历史的苏联,也使其引以为傲的航空工业深受重创。

  已经属于不同国家的原苏联航空工业企业,面对着曾经的一家人就此陌路的局面,复杂的感受难于言表。对基于战略大格局配置的航空工业来说,分裂不但使科研机构、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流失,也意味着将技术领先的宝座拱手相让。继承了原苏联大部分航空工业的俄罗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没有国家订购、不善市场经济等原因,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大部分研究机构、设计局、生产企业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破产边缘。

  普京当政 致力于恢复往日元气

  俄罗斯航空工业不死不活的局面在1998年终于得到改观。这一年,被飞速提拔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普京表达了对航空工业现状的不满。此后一年,他又被提拔为副总理、代总理,年底又成为代总统。成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后,普京责成政府对航空工业部门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

  俄政府闻风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定整个国防工业综合体及航空工业经济局势。为此,俄制定了《国防工业综合体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根据该规划,2002年俄对航空工业的国家投资达到了2700万卢布,2003年计划投入资金6300万卢布。而实际投入的数字远比计划中的要大得多。

  俄制民航机原是俄罗斯民航业的主力,到了2005年前后,俄罗斯民航中的1200架大部分已经处于接近退役的年限。但俄罗斯航空工业不能提供民航所需新民航机的要求。时任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表示:俄罗斯航空工业已经失去了销售市场,俄国民航设备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份额由25%下降到0.03%,虽然进口飞机的关税高达飞机价格40%,以保护本国航空工业,然而市场根本不买账!2005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只制造了7架民用飞机。

  抱团取暖 俄航空工业国有化整合

  残酷的现实让俄国政府制定的航空工业发展计划看似遥不可及,航空制造企业的改革再一次被提上日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俄国意识到,在全球竞争的条件下要夺回市场,只有摒弃各个企业之间的嫌隙,联合航空业内的资源,实现从设计、生产、销售、维护各环节全产业链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因此,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整合实际上是以实现俄罗斯航空强国复兴为目标的一场国有化改造。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引下,2006年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联合航空制造集团(OAK)正式成立。它整合了苏霍伊、米格、图波列夫以及伊留申等飞机设计制造集团,产品囊括军民用飞机、航空设备、材料等几乎所有航空产品。俄罗斯当时整个航空工业有293家企业,其中57家国有企业、236家股份公司,包括13家军机和民机批生产厂。根据航空工业改革大纲将有138家企业被整合,这就意味着45%的企业将被列入OAK的整合范围。紧接着,俄罗斯联邦政府注资OAK,实现了该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国有化。经过从2006年到2010年5月间的多次连续注资转股,目前,OAK注册资本已从最初的967亿卢布(约35.8亿美元)增加到了1746.1亿卢布(约58.2亿美元)。

  2007年10月,俄国家杜马讨论通过了成立国有企业俄罗斯工艺集团(Ростехнологии)的议案,同年11月,时任总统普京签署了成立该企业的决议。这家由国家全部出资的企业,其总经理直接由国家总统任免,并且由国家总统任命监事会主席。俄罗斯工艺集团为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格局。俄罗斯工艺集团的下属企业有426家,这些企业当中80%都是与防务有关的公司,包括坦克、导弹、电子设备等多家企业,还有一些民用工业企业。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国有企业,现在属于防务工业综合委员会的四分之一的企业都在其中,并且参与“国家采购计划”的三分之二的企业也都在其旗下。其中俄罗斯最大的直升机公司和几乎全部的发动机公司也在其麾下。

  经过这两次重大整合,俄罗斯航空工业保留精简至214家单位,其中包括103家生产企业和102家科研院所与设计局,从业人数41.1万人。调整充实了原六大科研机构,为航空技术前导性研究做基础准备。这六大科研究机构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ЦАГИ)、国家航空系统研究院(Гос.НИИАС)、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ЦИАМ)、飞行试验研究院(ЛИИ)、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ВИАМ)和国家航空技术研究院(НИАТ)。

  伤筋动骨 再塑辉煌尚需时日

  2007年10月,普京又批准了俄联邦副总理祖布科夫和莫斯科州州长联名建议在莫斯科郊区成立“茹科夫国家航空中心”的报告。该报告计划在莫斯科郊区的茹科夫斯基市组建国家航空制造中心。此外,还计划在茹科夫斯基市组建类似美国太空总署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心,以便协调航空和航天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

  组建该中心可能会划分格罗莫夫飞行研究所,并在其地域内设置展览设施;“拉缅斯科耶”民用航空港,在从格罗莫夫飞行试验研究院和米亚西舍夫机器制造试验厂分离出的地域内设立行政管理机构;进驻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工程和设计分支机构。同时苏霍伊试验设计局、图波列夫试验设计局、伊留申试验设计局和米高扬试验设计局也可能转移至茹科夫斯基市。计划成立飞行试验和认证中心取代格罗莫夫飞行试验研究院。

  经过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后,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又回到有序发展的正规道路上。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对外合作也有丰硕成果。其第五代战斗机T-50于2010年1月首飞,民机的项目的图-204和安-148也按第一阶段计划完成,寄予厚望的苏霍伊“超级喷气100”已经开始向用户交付。新一代的MC-21中型客机也开始设计。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重生的俄罗斯航空工业正在发奋,力图重新回到世界航空制造业的第一集团,再塑航空工业的辉煌。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