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专题 > 2013巴黎航展 > 航展动态 > 航展动态 > 正文

做高原中转专家

2012年07月25日 11:09   来源:《中国民航报》   吴丹

  半天和两个小时——这是重庆打造高原中转枢纽前后的不同中转速度。

  以前,若乘飞机从国内其他城市经重庆中转至拉萨等高原城市,旅客往往需要最长半天的中转候机时间。如今,受益于重庆航空加密航线、将重庆机场打造成为内地连通各高原城市的中转枢纽战略,旅客在重庆机场的中转等待时间被缩短至两个小时,这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作为南航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创建的航空公司,在为旅客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重庆航空也依靠独创的“国内转国内,内地转高原”的枢纽经营之路,充分发挥自身“高原飞行专家”的优势,开通了重庆至大理、香格里拉、拉萨、九寨沟、腾冲、丽江等一系列高原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线,向世人亮出了一张属于自己城市的“蓝天名片”。

  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内地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原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因旅游和商务需求进出高原地区的内地客人也日渐增多,高原交通市场逐渐扩大。而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以其运输距离长、受地理条件制约小、时效性强等特点,日益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交通方式,成为西部各现代化城市迅速崛起的重要依托。

  但是,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高原机场普遍存在空气稀薄、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恶劣等情况,起降难度普遍较大,对机队配置和机组技术要求都很高。内地城市若仍然按照“点对点”的传统运行模式开设高原航线,不仅成本压力巨大,而且航行安全风险也很高,同时要形成航线网络体系还需要相当的客源支撑。所以一般来说,内地城市要建设高原航空枢纽难度巨大。

  那么,内地城市就真的无法建设高原航空枢纽了吗?重庆航空公司总裁刘德俊对此并不认同,在他看来,“重庆在建设高原枢纽机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重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庆正好处于国内平原城市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中心连接点,自然地理优势突出,中转时效优;二是毗邻高原,与高原地区的经济联系较平原城市更加密切;三是近年来重庆大力培育高原航空主导基地航空企业,并已初步形成高原航线网络体系。

  刘德俊告诉记者,鉴于“点对点”传统运行模式的不足和重庆航空的自身定位,按照目前国际民航业盛行的“枢纽辐射式航线结构系统”运营模式,打造出一个高原中转枢纽,这样运营起来就会显得非常有利。

  他解释说:“这个高原中转枢纽的运行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全南航各分子公司将本地的高原客人集中到重庆,然后再由资源配置上侧重高原飞行的重庆航空公司,以一日多个班次的‘航班波’,将客人无隙化地接力送上高原。”比如,北京到重庆的航班在10时30分~12时大量抵达重庆,而重庆飞高原的航班则安排在12时~13时飞出去,这样大量的航班时刻就实现了无缝衔接。

  背靠南航庞大网络

  尽管优势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就地理位置和经济底子而言,在国际航线的经营上,重庆没有北京、上海、广州那样优越的先天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于主飞平原航线的航空公司而言,高原飞行所占生产航时比例小,储备大量的高原飞机和高原机组,在成本上极不经济。而且“点对点”的航线营运,常常还会出现“旺季装不下,淡季吃不饱”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将重庆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原中转枢纽,成为了重庆航空这家年轻航空公司高管们长期思考的问题。

  关键时刻,重庆航空选择了发挥自身背靠南航的体系优势这条道路。2010年,南航将重庆纳入其重点打造的“四大枢纽”之内。2011年5月5日,重庆市政府与南航签署了共同打造重庆航空枢纽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力推进重庆高原航空枢纽建设。协议提出,到“十二五”末将在重庆投入70余架飞机的日运力。其中,重庆航空机队规模将增至26架,南航及重庆航空在重庆市场的份额要超过40%的目标。

  此后,南航通过其在全国的运营体系,将全国各地飞往高原的旅客集中到重庆,再由重庆航空将旅客转运送上高原,逐渐在重庆形成平地城市与高原城市之间的航班中转枢纽,从而实现内地与高原之间的无缝对接中转。而重庆航空则集中高原机型和机组于重庆,让枢纽的航线规模效益充分显现。同时,积极利用南航超过400架飞机的庞大航线网络,为重庆收集和输送高含金量的高原旅客。

  另据了解,在2011年夏秋航班计划中,南航、重庆航空就已经开始对高原航线结构进行了大幅优化,新开和增加了重庆至拉萨、九寨沟等高原航线班次,旅客从内地经重庆中转去往高原旅游城市,付出了较低的交通成本。

  西南高原枢纽初具规模

  如今,距离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已一年有余,背靠南航、依托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实施的高原中转战略,业已成为重庆航空在市场竞争中的独有优势。按照刘德俊的说法,重庆枢纽建设的效果逐渐显露,中转人数大幅提升,带动了重庆航空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

  记者从重庆航空了解到,目前,南航(含重庆航空)的高原航线已经覆盖拉萨、九寨、丽江、腾冲、迪庆、版纳、大理等重点旅游城市,南航(含重庆航空)占整个重庆高原市场的份额约为50%,居市场第一位,高出第二名约32个百分点,高原市场网络化规模优势初步显现。同时,新增了北京、三亚、长沙等10家基地至重庆的航班,通航点增至34个,起降班次在淡旺季同比稳步提升,网络衔接性比2010年夏秋季增长了87%。

  在旅客中转方面,至2011年底,重庆航空中转总人数为13.94万人,占重庆机场中转旅客总量的70%。其中,高原中转人数为11.7万人,高原重点航线九寨、拉萨中转人数分别为6.8万人、2.5万人,同比分别增加122.7%、138.4%。而在2012年,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中。

  据了解,在重庆,目前除个别航线需要隔夜中转,如前往大理必须由早班飞机执飞外,其余航线均可实现无隙中转,航班间隔一般在1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2小时。

  与此同时,南航和重庆航空还积极增开经重庆飞往欧洲的货运航线。从2011年9月至今,已开通阿姆斯特丹—重庆—上海—阿姆斯特丹、广州—重庆—阿姆斯特丹2条国际货运航线,为重庆IT电子产业的发展,为渝造笔记本电脑的出口,提供了畅通的货运物流渠道。

  重庆,一个以重庆航空为骨干、南航搭网络的西南高原枢纽,现已初具规模。

  点睛——下一步,着眼国际!

  针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庆航空致力于与南航一起共同建设重庆航空枢纽,重点布局直航与中转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内干线,同时布局对枢纽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原航线,逐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建设枢纽航线网络,重庆航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依托南航完善、密集的航线网络为重庆枢纽提供充裕的中转客源,从而对枢纽建设过程中航线的开辟、航班波的构建和淡季的维持,起到决定性的支持作用。预计在2015年,重庆航空拥有国内干线航点21个、高原航点16个,并逐步开通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际及地区航线。

  而伴随着航线网络建设,南航与重庆航空在各航线市场上的控制力也将显著提升,重庆市场份额将逐步上升至36%~40%,形成主导地位,成为支持重庆枢纽发展的骨干基地公司。据了解,2012年 ~ 2015年,重庆航空机队规模将以年均30%的增幅快速增长;中转业务增长快于直航业务,中转旅客将逐渐上升至近30%。在2015年,中转客流将超过150万人次,年旅客运输总量达到500万人次;在货运方面借助南航航线网络,进一步发展重庆的国际货运业务。至“十二五”期末,重庆航空在重庆地区航空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15%以上(与南航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2015年收入规模达到39亿元。

  预计到2015年,仅重庆航空中转的客流就将超过150万人次,再加上其他中转客流,重庆的中转旅客有望突破300万人次。届时,重庆将真正成为高原航空中转枢纽。而重庆高原中转枢纽只是南航打造重庆枢纽的第一步,接下来南航还计划将重庆打造为国内转国际的中转枢纽,将重庆航空打造成真正全面的中转专家。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