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82年开始跟以色列谈判引进怪蛇-3型红外线导引导弹,很快就达成生产许可协议共引进全套生产技术,国产型被称为霹雳8型。1983年8月2日,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歼-7II型改装霹雳8型导弹的任务,1984年3月完成改进设计,1985年3月首架改装型试飞成功,1985年9月9日通过技术监定,被命名为歼-7IIH型,后来又改称歼-7H型。由于霹雳8型导弹(120KG)比原本的霹雳2型导弹(75KG)重,需要在机头增加配重。歼-7ⅡH型使用的GJ3-D通用武器挂梁可以同时使用霹雳2型、霹雳5乙型(仿制自美国的AIM-9D型导弹)和霹雳8型导弹,还首次加装箔条/热焰弹投放器。1986年2月歼-7ⅡH型开始装备部队,到1993年停产为止共生产221架。另外中国海军装备的版本称为歼-7HH型,主要为应付高盐分还境下使用作出一些改良。
1978年中国政府认为航空工业的发展速度过慢,决定引进外国技术,后来促成引进西方航电改良而成的歼-7M、和仿制全型侯型MiG-21MF型的歼-7Ⅲ型两个型号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