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桩因航空公司按时关舱门引发误机旅客投诉的事件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目前坐飞机的费用越来越平民化,然而比起坐公交、地铁,坐飞机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规矩”,比方说航空公司在起飞前15分钟关闭舱门。说到这样的规定,根本上还是为了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行,舱门关闭后,机组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事儿要做。
不及时抵达登机口可能只能目送飞机起飞

上周,微博网友“@洋葱粒”发微博投诉了吉祥航空阻止其登机一事。根据该网友描述,她与丈夫在一家订票网站购买了3月19日上海飞往香港的吉祥航空HO1305航班机票,该航班计划于8时15分起飞。
事发当天,该网友大约提前一个小时抵达浦东机场,在值机柜台和机场安检耗去了不少时间。当他们抵达HO1305航班停靠的一个机场较远登机口的时候,被吉祥航空工作人员告知飞机舱门已经关闭。据“@洋葱粒”称,当时大约是8时整,而飞机计划起飞时间虽然是8时15分,但最终的起飞时间其实是8时35分。该网友在登机口与航空公司交涉,吉祥航空地面工作人员表示,在舱门关闭前,航空公司已经多次广播找人未果,这才按时关闭了舱门。对于旅客要求全额退款的要求,吉祥航空称,因未赶上航班属乘客自身原因而拒绝。
事后,“@洋葱粒”发微博对此声讨,要求吉祥方面承担两人另行购买的东航MU501航班机票费用,并给予书面道歉。
该事件的争议焦点在于,航空公司在计划起飞时间前15分钟关闭舱门是否正确。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规定属于航空运输业的统一标准。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家航空公司的规定不尽相同。同样在上海浦东机场,国内四大航客服电话给出了不同的关闭舱门时间:东航为提前15分钟;南航提前20分钟;国航提前10-15分钟;海航为提前15分钟或更多,具体视不同机场而定。不过,各家航空公司都给出了同样的建议,请旅客提前90分钟到两个小时抵达机场,避免误机。
对此,吉祥航空在24日发给记者的声明中表示,吉祥航空十分重视倾听来自旅客的心声,客服热线、官方微博等都提供了便捷的投诉维权渠道,随时愿与每一位旅客保持沟通,“谢谢某博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普及了登机口关闭的规定时间,良好乘机环境需要旅客与航空公司共同努力”。吉祥航空再次温馨提示:为确保顺利出行,建议旅客提前2小时到达机场,一旦发生误机,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寻求工作人员帮助进行改签或者退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飞机关闭舱门后到起飞前,机长、空中乘务员、地勤、机务还都将忙碌于手头的工作,提前关闭舱门,是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飞机按时起飞。“如果舱门关闭后旅客才赶到登机口,几乎没有一家航空公司会重新打开舱门,你可能只能目送飞机起飞了。”

重新打开舱门意味着将额外增加许多工作

也许有些不常坐飞机的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飞机不还停在登机口吗,重新开一下舱门就这么麻烦吗?”
“当然麻烦。”资深机长蔡俊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据蔡俊介绍,不能重开舱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只有当舱门关闭后,机长才可以向塔台申请起飞时间,重新打开舱门意味着起飞时间必须重新申请,“特别是在航班起降密度较大的机场,开一下舱门可能就会延误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相信坐在飞机上的所有人都不会希望这样事情的发生”。
在谈及吉祥航空那两位误机的乘客时,蔡俊的第一反应是:“他俩一定没带行李吧!”对此,蔡俊向记者这样解释,出于飞行安全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飞机上搭载的旅客与托运行李必须一一对应,如果有旅客误机,那么他的托运行李必须取下飞机。
蔡俊坦言,大多数机长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弃客而去”,找行李麻烦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起飞前15分钟,托运的行李一般都在货舱装载完毕了,要减人数,必须通知停机坪人员从货舱里,把要减去旅客的行李给挑出来。整个过程对于分秒必争的起飞,也挺耽误事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日本航空似乎对减客“挺有心得”。这家航空公司被美国FlightStats评为2015年准点率第一。据了解,为了做到安全、准点,日航规定,如果有乘客在起飞前没有出现在登机口,起飞前10分钟开始在货舱找行李,起飞前5分钟关闭舱门。
开启舱门还有一个较大的“风险”就是如果有机上旅客在开启舱门后走下飞机,机上所有旅客都面临下机重新安检。蔡俊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有人上机后放置炸弹等危险物品后离开飞机,在登机后如果有人下飞机,至少其周围数排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在安全形势严峻时期,所有人都必须下飞机重新安检,机上则重新进行全机安全检查。这样一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针对这样的规定,蔡俊表示,对于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如此严格的安全规定是必须的。“记得早些年前规定更严格,那时如果一名乘客在航班起飞前要求下飞机,在接下来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都是不能离开机场的,倘若是一个跨洋航班,他必须在机场等十几小时。”蔡俊表示,现在的规定没有如此严苛,但对于飞行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关于吉祥航空提前15分钟准时关闭舱门的做法,多数业内人士表示支持,但是不少航空公司一线职工告诉记者,提前关闭舱门的做法实际上在各大航空公司并不常见。一名曾经的空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航空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在计划起飞时间最后一刻关闭舱门的,“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这名人士表示,可能是航空公司一贯的“开恩”,助长了旅客的“拖延症”。
关闭舱门后机组其实还有很多事要做

前面讲到,机长必须在舱门关闭后方能向机场管制申请起飞。其实,飞机起飞前,无论是机长、空中乘务员,还是地勤、机务都有一堆事儿要忙。
他们之中最为忙碌的大约就是机长了。据蔡俊介绍,在确认关闭舱门后,首先要通过无线电向机场管制申请起飞,“某某航班,准备就绪”。然后,转至地面频率,申请推出开车,同时进行发动机启动前检查程序。在得到推出许可后,机长松刹车,联络地面推车,将飞机倒推到指定位置。随后,启动发动机,完成发动机启动后检查单,向地面管制请示滑出。许可后,发出滑出指令,打开滑行灯,滑行至跑道等待起飞。

与此同时,客舱乘务员也没有闲着。在完成舱门关闭,滑梯预位操作后,从致欢迎词欢迎旅客登机,简单舱内巡视,口头提示,检查安全带、小桌板、遮阳板,播放或演示安全须知,到厨房松散物品固定,洗手间、应急出口、行李架安全检查等等,一件事都不能少。据中国商飞客服公司飞行训练部乘务教员蒋颖介绍,待上述检查事项完成,在乘务员安全座椅上坐定,还必须在脑海里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回顾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张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