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韩亚空难乘客寻求每人300万至500万美元赔偿

2013年07月18日 08:08   来源:京华时报   

  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16日称,将代表韩亚航空公司214航班部分乘客,向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韩亚航空以及客机零件制造商等本月6日客机降落事故潜在责任方提出诉讼,首张诉状已经递出。律师事务所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一份起诉书显示,大约30名中国籍乘客或未成年乘客的委托人提起诉讼。

  递诉状

  包括30名中国籍受害者

  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瑞贝克律师事务所在一份媒体声明中确认,15日,代表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和韩国的83名乘客,在伊利诺伊州库克郡巡回法院提起诉讼,作为客机制造方,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波音公司被列为这份诉状的“第一被告”。

  韩亚航空一架波音777—200型客机,6日在

  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时失事,现已确认三名中国女学生丧生。

  瑞贝克事务所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一份起诉书显示,大约30名中国籍乘客或未成年乘客的委托人提起诉讼。由于时差原因以及避免打扰在美起诉乘客的休息或治疗,记者截至发稿时尚未向中国乘客求证。

  说原因

  自动油门组件或存在故障

  关于状告波音的原因,瑞贝克事务所说,官方初步调查显示,自动油门组件故障可能是空难原因之一。同时,一些报道称,客机多具起落架在客机内损毁,导致乘客受伤并妨碍撤离。另外,客机安全带设计存在隐患,可能加重乘客的伤势,救援人员赶到时不得不把刀递给失事客机内的空乘人员,以切断安全带。

  接手这一案件的瑞贝克事务所律师莫妮卡·凯莉说,将要求法官勒令被告提供所有涉及失事客机自动油门设计及生产商的报告,获取客机紧急逃生滑梯设计和生产商的报告以及客机滑翔斜率指示系统和近地警报系统设计和生产商的生产文件。

  波音中国公司一名发言人拒绝就这件事发表看法。

  有后续

  打算将所有责任方带入司法程序

  瑞贝克事务所说,除波音公司,他们打算“近日”向韩亚航空以及飞机零件生产商等可能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方面提出赔偿诉讼。

  凯莉说,打算“把所有负有责任的当事方无一例外地带入司法程序……将寻找失事原因并要求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迅速解决隐患,以防止日后再次发生类似悲剧”。

  瑞贝克事务所先向波音公司提出赔偿诉讼,不意味着认定事故主要

  责任方。按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的调查进展,客机降落时飞行高度过低、速度过慢,让焦点指向但未确定为客机飞行员操作。不过,调查显示,自动油门系统当时处于开启状态,但不确定飞机失事前它是否出现故障或因未知原因处于“空闲模式”。

  凯莉通过电话告诉新华社记者,按美国法律,空难多个责任方均需作出赔偿。假设最终确认航空公司有99%的责任,而客机制造方有1%的责任,两者均需赔偿。

  按这名律师的说法,法律诉讼与官方机构的调查有区别。官方调查不会明确认定过错或责任、即“谁犯了错”,而法律诉讼则是认定被告责任和寻求赔偿的关键。她说,律师事务所会开展“自主取证调查”,以确认“每一个对这起悲剧负有责任当事人的过失”,依据自主掌握的证据进行诉讼。

  谈赔偿

  寻求每人300万至500万美元赔偿

  凯莉说,打算为每名乘客向多个潜在责任方寻求共计300万到500万美元的赔偿,而具体赔偿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受伤乘客的治疗。她认定,韩亚航空空难索赔诉讼的胜率相当大,因为乘客在事故中“百分之百地”没有责任。

  实际上,不少失事航班乘客已经以各自的途径寻求赔偿。一名韩国乘客的家属在一家美国联邦法院起诉韩亚航空,要求获得500万美元赔偿。

  对空难赔偿诉讼颇有经验的中国律师高嵩说,就空难索赔,航空公司应该负“无过错责任”,即必须向失事客机乘客提供赔偿。而就针对波音公司的索赔诉讼,可能需要法官就这家飞机制造商是否有过错作出认定,然后决定是否要求赔偿。

  就美国法院审理程序,高嵩认为,一般而言,这种案件如果依循正常程序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但不排除在相对短时间内达成调解方案的可能。

  国际性文件《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国际航班乘客可依据居住地、旅行最终目的地、机票发售地、空运商所在地和空运商主要运营地选择诉讼地。多名法律界人士推断,韩亚航空214航班乘客如果提起索赔诉讼,赔偿额可能因受理法院所在地不同而有巨大差别,在亚洲地区提起诉讼与在美起诉相比,赔偿可能少得多。

  高嵩认为,中国乘客完全可以在美国法院提出诉讼。就在美诉讼,他建议,中国乘客需要挑选有一定能力和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同时,由于中国人大多对美国法律不太熟悉,需要与美方律师充分沟通,了解案件各个方面。另外,应该与美方律师配合收集证据,做到在诉讼中有的放矢。

(责任编辑:林汇东)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