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北京新机场设计应遵循便捷、实用原则

2013年03月19日 08:17   来源:中国民航网   

  尽管北京新机场何时开工建设、何时正式投入使用等均还未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表,具体投资规模、占地多少等问题目前也仍未确定,但人们对它的种种猜测早已不绝于耳,传于坊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新机场这一话题同样得到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关注,从机场命名到外观设计,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从临空经济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畅谈他们对北京新机场的期待。

  外观装饰突出中国特色

  正如一个尚未初生的婴儿,仍在母体里家人就忙着为他(她)取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名字一样,新机场还未开建,关于命名的问题人们早已讨论得热火朝天。礼贤、榆垡、廊坊……这些与新机场戚戚相关的地方,都被人们扣在了北京新机场的头上,甚至还有网友建议,新机场距离廊坊和固安很近,不如叫“廊固机场”。

  对于北京新机场的命名,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和委员都没有明确地说出一个名字,但他们却一致认为,新机场的名字除了要考虑它的地位和作用外,还要特别注意彰显其文化内涵,因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整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心,而北京新机场则是首都发展的“新招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张“国家名片”。

  婴儿有了好听的名字后还要考虑穿一件漂亮的衣裳,一座建筑亦是如此,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机场更是如此。无论是追求建筑学上的造诣,还是强调材料的创新,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中加入绿色环保的考量,还是在实际操作时引入自然的光线,机场已经成为旅客抵达某个城市时的最初印象和离开这座城市时的最后纪念。人们一直在探讨“什么样的机场才是漂亮的”,这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最美机场”,各个机场的设计或简洁或繁琐,或艺术感十足或实用性极强,但无论怎样,一个机场拥有漂亮的外观和极具特色的内部装饰,总能带给匆匆过往的旅客一种视觉上的美好享受。

  那么,北京新机场将建成什么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杨忠岐认为,作为北京这座城市迎客的“闸门”,北京新机场的外形一定要十分美观,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设计上一定要有中国特色,避免与国外的其他机场雷同,整体造型应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合中国人的普遍审美标准,不应一味地去追求新奇特。不仅外形上如此,在杨忠岐看来,新机场的内部装潢上也应突出中国元素,如可以在候机楼中悬挂一些中国传统画作、摆设一些具有中国风的装饰品,在颜色上可以充分运用中国红的元素。“装饰风格要与外观和谐统一,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机场,要尽量避免现在很多大型机场建设的千篇一律。”他说。

  设计遵循便捷实用原则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与外观和装饰相比,更多的代表和委员更关心的是未来北京新机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就表示:“外观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医学博士蔡国斌也称:“北京新机场在建筑外形方面我并不担心,我们国家经济在高速发展,建一座漂亮的建筑是一点没有问题的,我最担心的是里面的设施和服务。”

  “我们不应该过于追求最大、最豪华。”谈到对北京新机场的期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认为,机场建设不能只考虑视觉效果,它最根本的是承载航空运输服务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新机场时应遵循便捷、实用的原则,“旅客从进入机场候机楼到任何一个登机口的这段路,如果能够有最短的路线,就绝不应该让旅客多走一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的想法与唐晓青不谋而合,他告诉记者,他期待中的北京新机场不需要具有“世界最大航站楼”的规模,而应该是一个非常便捷的机场,旅客上下飞机、交运行李、安检、通关等都非常方便。他建议可以借鉴洛杉矶机场、芝加哥机场等国外一些民航强国的机场建设,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他特别提到了新机场的停车问题,建议新机场把临时等候区和长时间停车区域区分开来,可以专门设立一个接客人的机动车等候区,在规定的时间内免费使用,以避免目前接客车辆为了不进停车场而在高速收费站路边等候或者在出发厅外长时间等候的现象。“很多设施要在新机场建设时就规划好。”吴光辉强调。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