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黄花机场跻身全球百强 去年旅客吞吐量1627万人次

2013年01月14日 07:43   来源:华声在线   陈暄

  湖南机场管理集团昨日发布:2012年湖南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稳步增长,其中旅客吞吐量1627.4万人次,起降139397架次。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挺进全球机场百强阵容,位列第98位。

  Meichsner Gerald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聘请来的外国高管,任黄花机场总经理助理的他牵头做了关于安全管理、现场运行效率方面的15份调查报告和建议。2012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成为国内第五个、中部第一个通过国际民航业权威认证机构SKYTRAX评审,成为与全球旅客吞吐量第一的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同星级的国际机场。

  目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已辐射80余个城市,开通航线100余条,营运航空公司43家,每周执行航班约2700架次,其中国际和地区定期航线7条。

  在2012年的1475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中,有78万旅客乘坐的是出入境航班,口岸出入境流量继续稳居中部第一。据分析,2012年长沙口岸内地居民出境人数同比增长58%,高居各类出入境人员之首。其中,入境外国人中,韩国籍旅客13.4万人次,连续7年占据首位,而新加坡、泰国籍旅客则因长沙-新加坡、长沙-曼谷航线固态化,来湘旅客增长率分别达230%和30%。湘台两地之间直飞航线达到5条,台湾游已成为湖南省居民境外旅游的首选地。

  除了旅游观光,2012年来湘商务人士也增长迅速,以商务级访问为目的的出入境外籍人员有11412人次,同比上涨11%。

  国际机场协会研究认为,机场每百万旅客吞吐量,可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3亿美元,带来相关就业岗位2500个。

  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区域性机场和干线机场,增强郑州、武汉、长沙等八地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湖南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刘志仁介绍,区域性枢纽机场正是黄花机场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在长沙机场附近布设“临空经济综合保税区”的方案最近已报送到省政府,省政府准备今年报送国务院。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