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09-21 09:39 来源:光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铭记“九一八”: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09月21日 09:39   来源:光明网​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自此东北三省沦陷,三千万同胞深陷苦难深渊。这段浸透血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伤痛。每年的这一天,当钟声响起,那一段山河破碎的惨痛记忆,依然叩击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这是一道永不结痂的民族伤痕,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血色丰碑,它镌刻着屈辱与苦难,更昭示着觉醒与奋起。对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而言,铭记“九一八”,绝不仅仅是回溯一段悲壮历史,更是经历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新征程上,我们要知耻而后勇,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不断把革命先烈未竟的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铭记“九一八”,厚植家国情怀的精神沃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的屈辱、同胞受难的惨状,点燃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血。在东北抗日的烽火中,赵尚志、杨靖宇等率领队伍在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间辗转游击,饿啃草根、冷卧雪窝,一次次突破日军的“围剿”,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二字的重量,他们的鲜血早已融入山川大地,成为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丰碑……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爱国的初心从未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挑战与困难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无论是科研攻关的前沿阵地,还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抑或是国际交流的广阔舞台,青年一代要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向,把人生追求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将爱国激情化为报国行动,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让爱国情怀在人生路上永远闪光。

铭记“九一八”,锤炼不畏强敌的铮铮铁骨。“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陷入深重危机的开端,为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计生死、前仆后继,以铮铮铁骨共筑同仇敌忾的血肉长城。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到“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的投江八女,先烈们用生命告诉我们,前进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唯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才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从这段历史中深刻领悟斗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将其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刻认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危机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不断提升见微知著、灵活应变、克敌制胜的能力水平,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铭记“九一八”,凝聚矢志复兴的磅礴力量。从“九一八”事变的深重苦难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再到建立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迈向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深刻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中国人民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智慧和勇气。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跨越不了的沟坎。铭记“九一八”,就是要从历史的对比中,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更加激发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必胜信念。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要胸怀“国之大者”,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复兴重任,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闯劲、拼劲,真正将“九一八”的记忆锻造成精神的钢火,在民族复兴的航程中,写下“请历史放心,请人民放心”的时代答卷。(陈聪)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