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圆桌

 
本期嘉宾

 

  

  罗开富: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

 

  

  王新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主持人:郭枞枞 制作:新闻部

访谈精粹
直播文字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体验长征式的生活、重走长征路成为当下的纪念长征活动的重要方式。那么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肤色,不同人群,不同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走着长征路,去寻找和体会长征精神,那么长征它究竟包含着怎样的追求和信念?又有多大的魅力能够吸引着人们乐此不疲的去探寻和前往?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两位嘉宾,跟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长征的那些故事。一位是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罗开富,罗老师欢迎您。

    罗开富:你好。

    主持人:跟我们观众朋友打个招呼。

    罗开富: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好,另一位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王老师欢迎您。

王新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两位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今天我们的故事先从罗老师开始,罗老师我知道您是在1984年到1985年这一年的时间里,是继红军之后唯一一个,按照原路原时去重新走了这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那我们都知道,其实红军在长征的过程当中,它走的都是一些很偏僻很艰苦的地方,而且1984年的经济水平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好,条件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您当时是怎么敢接这个任务的,就当时有没有想过,我可能就回不来了,或者说您觉得也许没那么艰苦呢?

    罗开富: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追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所以这一次7月18号,习总书记讲了,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因为我从19岁参加革命工作,一直在长征的沿线,所以对红军历史的东西想的比较多,后来经济日报成立了,在报社的编委会领导下就干了这些事。

    主持人:您之所以敢接这个任务,是不是还因为您曾经当过兵?

    罗开富:对。

    主持人:有这个情节,也感觉自己有那个体力去。

    罗开富:对,我在整个长征路的沿线。另外一个感觉,当时有考虑到红军的精神对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很有用的,所以后来向报社编委会打了报告,当时的总编辑安岗就批示同意,长征路对于记者来讲走路不是目的。后来大概两年之后是这么要求我的:第一点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来,整个长征路从第一天开始走到最后一天,要搞一个新闻报道。第二个长征的时候没有新闻报道,我们要用自身每天一篇文章和事实来回应反对派对我们的诬蔑,最后一个,第三点就是给全国人民有一个建设四化,给他们加一份油,就用红军精神,当时也想的比较简单。

    主持人:真的是要给您手动点赞,其实我们一提到长征,大家就能够想到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没有吃的就吃树皮、煮皮带,您当时是几月份翻的雪山?

    罗开富:主持人问的很好,我的话引出来了,为什么呢?就是说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6号的傍晚集结出发渡过一渡河,走了一年零三天到了吴起镇,是第二年的10月19号。当时组织规定我同一天出发,走到每一个地方都必须是五十年前的今天,所以有这样一个压力。人不压是不出来的。

    主持人:基本是完全的还原。

    罗开富:所以你问我什么时候爬雪山,红军当年几月份爬雪山我也几月份爬雪山。

    主持人:您也是六月份在夏天的时候?

    罗开富:对。

    主持人:那个时候在雪山上是什么感觉?还是会很冷是吧,有高原反应吗?

    罗开富:你讲的这个是对的。中央红军6月14号第一次爬雪山的,我也后来爬,反应肯定有。中央红军沿途有二十多座高山,比方说贵州黎平,不是有个黎平会议嘛,黎平会议以后翻高原雪山,六月份已经没雪了,这个雪山在什么地方,在四川的阿坝州,第一座山反应是比较大的。当时也感谢我们的党,感谢组织,感谢沿途,他们给我准备了很多氧气什么的,也没用。后来在第一个雪山的所在地宝兴县,得到了解放军的帮助,爬到三千九百多米的地方我就晕倒了,解放军把我扶起来的,后来到第三座雪山,我掉到雪坑里了,也是解放军把我捡起来的。

    主持人:自始至终都是您自己起来又重新走的吗?

    罗开富:当然,本身自己的精神状态要很好,所以现在说红军精神,什么叫红军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和理想信念。我认为红军精神的核心树立理想,树立信念。我们当时的理想,那一代人就是靠坚持信念。我这一代,我就想到我是一个记者,虽然当时的记者比较少,三十多万不到。虽然我是派来的,我一定要为中国的记者争口气,为什么呢?在长征路上人们不太相信,你怎么可能天天走还天天写?第一个到长征路上去看我的是外国记者,日本朝日新闻的,他就回去了写了一篇文章,说我是真走真写的。当时学红军精神就要有红军的精神。经济日报高层,甚至社长本人都自称经济日报人,什么叫经济日报人,就是要开拓创新。

    主持人:我听说您在过草地沼泽的时候,您是最后一个过去的,您当时是感觉自己过不去了吗?

    罗开富:当时不是过不去,过草地是这样的,雪山、草地,它的面积走下来,有八万多平方公里,比浙江省小一点,这么大的地方。那么它的草地的面积有两万多平米,那么现在人家说草地沙漠化了什么东西,讲的也有道理,那是草地的边缘。红军不是在边缘走的,边缘有敌人的部队,所以红军走边缘是不可能的。红军是横穿,横穿草地,就是十五天,我也穿了十五天。大家旅游去那儿去看看,缅怀先烈是对的。你刚才问的问题我想多讲几句,横穿草地十五天,其中八天完全是沼泽地。

    主持人: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罗开富:我也回忆起来,沼泽地是什么感觉,不是说都是水、都是连片的草,草已经不多了,一个墩一个墩,万千年来里面没什么人进去过,所以到了沼泽地跳下走的,就像这个草跳过去就跳过去了,跳不过去那就陷进去了,因为它下面都是泥,是沼泽地的中心地带,关键你想红军当时还没吃的。像我进草地的时候,大概有各种东西,邮电部门给了三头牦牛,包括电台、发电机、油料等。

    主持人:您也是负重过去的。

    罗开富:人背不动,全部放在牦牛和马上面驮着过去的。尽管这样子,我们还是陷进去了,一下子进去之后看到了沼泽地里面,不是草地了,草地的中心地带叫沼泽地,沼泽地是比较危险的,1985年8月17号这一天,我们包括发报员、医生,九个人陪我的,包括我十个人全部陷进去了。

    主持人:那王老师您一直研究红军史,刚才罗老师也说了艰难的过程,当年红军是不是在翻雪山和过草地的时候,就已经是牺牲很多人了?

    王新生:当年的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因为他们是长途行军,长途行军中途最重要的是给养,特别是粮食。当时的粮食产量很低的,老百姓有粮食是不容易的,所以老百姓在拿出粮食支持他们,他们花钱去买,但是总是不够的,还有另外沿途经过很多的战斗,就是国民党后面有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在你还没把圈布置好的时候,我赶快跳出这个地方。为什么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指挥的著名军事行动。那个时候你还没到这个地方,我得到情报了我马上转移下一个,就说这样是非常消耗体能的。所以在我们四渡赤水然后经过贵阳到昆明,巧渡金沙江,后来渡过大渡河,特别辛苦。再去翻雪山之前的时候,其实我们战士们身体都很虚弱,体质特别的弱,长途行军吃不饱,身体没有力气,所以在翻山的时候,上山特别费劲,上过山的肯定都知道,更何况是那么高的雪山,而且在山上山下变化比较大,就下面是刚六月份天又很热,上面雪线,到了雪线以后很冷,所以这个气候变换又是特别难受,所以翻雪山的时候牺牲了不少红军的指战员。他们说不能坐下来,一坐下来就可能起不来了,所以那个时候根本不能坐下来休息,不能喝水,一个人就是互相帮助,大家可以说翻雪山,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年轻力壮的帮助伤病员,帮他们扛枪,那时候扛枪都是很大的压力。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

    主持人:我们真的没法想象,当时红军是承受了多大的艰难困苦,才最终会师。

王新生:人确实要有信仰,要有精神,人如果要是没信仰没精神,你就没有力量。很多人在生活中,在于最后的关头一咬牙坚持过去,所以红军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达到了极限的程度,就是说把所有的这种力量、所有的、最后的拿出来,就是为了争取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任务,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开创根据地,开创革命新篇章。

    主持人:那像刚才王老师提到了,当年因为粮食的紧缺,所以这些战士们已经都很虚弱了,那罗老师1984年您当时吃的好吗,您重走长征路的时候吃的什么?

    罗开富:我接着刚才王老师第一句话,当时饥饿没东西吃,这次为什么很多地方长征让我去送行讲一讲,希望我们的记者不仅要贯彻长征,更要体验长征,我接着王老师的话讲,8月17号我们陷进去之后,我们所有的面条,所有的牛粪,所有的资料基本都掉在泥上面了,当时负责送我过沼泽地的阿坝州红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他当时就问我,罗记者你有没有塑料袋,那时候塑料袋很稀罕的,我说你要塑料袋干什么,他说我恐怕没有完成县委县政府交代的任务,那时候我们已经看到很多遗骨在那个地方,就想起了他们当时留下来的红军有一万多人没有走出沼泽地,他说我洗漱有个塑料袋,因为我们整个陷进去,把牦牛身上的袋子全部解开,解开之后把箱子、面条、柴火、油盐酱醋全部投上去了。他卸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看到牦牛在泥谭边上拱,它拱的时候我们就推,把一个牦牛弄上去了,最后上去的,所以现在照片出来的在书上,照片最后出来的马,花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十个人牵上来的。

    主持人:大家就像红军当年一样,都是互帮互助,彼此扶持的走出来的。

    罗开富:这边是互帮互助,但是我们比红军的优势在哪里,我们是身强力壮的。

    主持人:起码我们吃得饱。

    罗开富:上来之后我们跟红军一样了,什么都没了,柴火也没有,面条也没有了。

    主持人:那之后怎么办?吃什么?

    罗开富:这个时候一个人老在那喊,我说小马我们现在吃的也没有,面条变糊糊了,牛粪也没有了,我说你喊什么,他眼泪都出来了,我说小马怎么了,他说妈妈从小就对我说,想活命就不要进这里,从来见到有飞鸟但是没有飞出来一个羽毛,你要飞进去羽毛都出不来,这个时候大家也感觉到了。所以刚才主持人你问我,你们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没办法了,把那个面条全部变糊糊了,我们在那里找出一根一根的,找出大概二十一根来,找出一根来就煮,也没火就劈床板,九个人看着我吃,我也流眼泪,这个时候我们电台晚上还要发稿,后来四天什么也没有。

    主持人:什么也没有吃吗?

    罗开富:没有吃的,学红军,当时藏族是不吃鱼的,河里的鱼比较多,不管是大刀还是小刀,捆上棍子就戳那个鱼。

    主持人:就直接吃生的吗?

    罗开富:不是现在的生鱼加点什么,就捞上来就吃。

    主持人:那不会生病吗?

    罗开富:所以为什么长征,我们考虑会生病吗,完全是正常的,所以红军人在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吃的了,你为什么不吃泥巴,泥巴是有毒的,草也是毒的,唯一的鱼从青海那里运过来的,所以你问的太好了,不中毒啊,这个时候开会我们十个人有一个党小组的,就号召大家吃,吃完就吐,先吐黄水后来吐胆汁,就号召要是不吃就留下来陪先烈,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管了,我每天都要给经济日报社给一篇文章写过来,一方面吐生鱼一方面摇。

    主持人:大家有活下来的信念,您还有每天发文章的使命在。

    罗开富: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公务员应该有使命感,精神要起来,没有使命感不行,我当时的使命感就是完成这个报道。后来吃到第四天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了,但开始都肿了。为什么?因为四天没吃盐了,我现在见了盐都很亲切了。后来大家就肿,肿到最后一天。草地里也有山,过山的时候,在党支部号召下还剩下六块鱼,两块给发报员和摇发电机的,还有两块我吃了,另外两块给到山上去找水的,没水有时候只能靠下雪。后来我们从电台知道肖克将军给我们回了个电,让我们量一下温度,因为当年过沼泽地的战友,不光饿死的好多还是冻死了。1985年8月12号,这时候北京是正热的时候,南方是最热的地方,那一天早上起来是五度。

    主持人:几月份的时候?

    罗开富:8月12号,1985年8月12号公布的,早上起来八点钟五度,下午两点钟三十七度。

    主持人:温差这么大。

    罗开富:到了夜里面八点钟又是五度,到了半夜,凌晨两点的温度是零度。所以零度和三十七度,这个温差下来,是够大的。我们感谢老红军对我们的关注,所以我走出草地的时候,中央军委发了贺电,是那些老红军发的,当时他们都在关注。走到第七天时,我们看到了死牛,那时候医生看着牛肩膀这块说,罗记者你们先别动,我先吃给你们看看,这个牛至少死了两年了。

    主持人:死了两年了?

    罗开富:我们沼泽地海拔一个三千六百米的,和拉萨差不多高,牛身上有些地方烂了,草地没蚊子,三千米的地方看到蚂蟥爬,那牛死了两年多了,后来割了一块肉吃。后来在沼泽地的边上,到了还有三天路程的地方,有两个搬运的妇女,头上搬了两筐干牛粪再拿了盐巴,我见了一条腿跪了下来。我是这么说的,大嫂当年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五方面军在这里靠藏族坚持下来,想不到和平年代还这么艰难,所以我说,扎西德勒。

    主持人:所以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那您现在还爱吃鱼吗?

    罗开富:现在吃啊,吃了就想起这个事,我现在更重要的是吃盐。

    主持人:虽然不健康,但是对您来说是情节,像罗老师是亲身感受过,王老师研究过历史知道红军多么艰难,所以你们两位看到现在一些年轻人浪费粮食,会很痛心吧?

    王新生: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这些孩子们,他们生来国家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感觉比过去富裕多了,粮食也不是像过去就是说不够吃,现在可能有时候很白的馒头,吃两口不吃就扔了,确实很可惜。怎么说,想一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处在很困难的时期,当年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有一个很坚决的信念,就是说我就是要为民族,为我们国家民族,为解放而努力奋斗,实际上大家过好日子的时候还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得到每一粒粮食也就通过劳动者辛勤的劳动的,如果说我们大家都能够珍惜我们现在的日子,可以说我们的国家会发展的更快,我们可以把心思完全放在建设上,为我们国家做出自己贡献上,而不是光想着个人,要有自己的责任感,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自己的位置上,每一个人都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珍惜现在这种生活,我们也更应该向过去的革命老先辈学习,在粮食那么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大量的挥霍和浪费,粮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过去红军的精神传承下来。把它传承下来,为我们以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2015年也走过一小段红军的路程,您能不能讲讲您当时什么感受?

    王新生:作为党史研究员我们更多的是看资料,但是我们更多的也要体验长征,体验了才能更好的研究,2015年二月份,我们去参加一个活动,然后顺便到这儿看一个村子,但是我们是从贵州那边走的,那是有三百多米的悬崖走下来,那时候修了很好的阶梯我们下来,下来的时候我们腿已经软了,长时间在办公室,上楼了有电梯很少去走路,后来他们当地陪同人说,我们走一个比较平缓的路,结果一走是一个原生态的小路,这个小路是在半山腰中,上面也是悬崖,下面也是悬崖,中间就突出了这么一点,过去说岩道,就是红军走过的路,那个路就这么宽,走的时候脑子也会考虑,这个下面是悬崖呀,如果说我哪一步脚滑下去了,我可能就没命了。

    主持人:就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吗?

    王新生:没有任何的保护,而且那下面是碎石子,就在河的上边有一个山,而且走的时候后来想了想,我每走一步我小心一点,我踏牢实了再走,走的慢,但是安全走过去了。走过去我很自豪,红军就是这么走的。

    主持人:那这一段在红军长征的路上,算是什么级别的?

    王新生:它还不能和爬雪山、过草地那么去比,毕竟它是一个硬路,就是山不像雪山那么高,但是下面是悬崖。

    主持人:这是很锻炼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

    王新生: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建玻璃栈道,好多胆小的游客爬着过去。你知道,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走过去的,是快速的走过去的,因为要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主持人:那2015年环境会不会好一些?

    王新生:环境仍然是过去的环境,不是大家经常走的路,是一个人很难见到的路,很显然谁也不去走的,走的人很少,但是为了寻找红军走路才发现的一条路,这条路知道人很少,所以我走过那个路以后,我深感红军真是伟大,因为我只是走了一小段路,虽然他们走的不同,起码都是一万里以上。

    主持人:那您那一小段多少里路?

    王新生:两公里,四里,红一方面军两万多里,红四也是一万多里,他们走的是多少,过去走的路为了避免不被国民党军包围,他就要走偏僻的小路,他不能走大路,国民党部队在那儿等着呢,所以走这些路。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体验一下,当然可能大家现在做了很好的保护措施,但是你走了,我想会对你一生都会有益处。至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迎着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你会有勇气去战胜困难。有时候年轻人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走极端。所以,我们要纪念红军长征,还真应该走一段长征路,这样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感受他们走进当年红军的精神。现在我们又八十年了,当年出生的孩子,现在都八十多岁。现在,你想要走进那个世界的话,你想理解和认识长征,认识长征的伟大,还真应该走长征的路体验一下,你才能给自己人生找到方向。

    主持人:可能走了一段长征路之后,以后再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任何挫折的时候,都会想想其实什么都不如那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要难,一切在它面前都是浮云了。

    王新生:其实就是你和长征一比较都是微不足道。你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强大的力量,从长征的精神中传递到你这儿,你就会有力量战胜困难。

    主持人:我也跟我一个做记者的朋友交流过,他曾经也是接到了走长征路的任务,他也是走了一小部分,他觉得给他最震撼的,就是天险腊子口的地方,上面还有碉堡,全是当年留下来的子弹,那么窄的一条路只能拿身体去挡,非常的震撼,罗老师您觉得最震撼和艰难的时候是在哪里?

    罗开富:整个长征路当时应该清楚,真正发生大的战斗三十七场,这是毛主席到了象鼻子湾的时候说的。现在回忆起来,哪一个都不一样,我感觉最艰难的地方,就是四渡赤水那里,腊子口已经有公路了,碉堡也还在,所以看到险要已经没有了,但是也体会到万夫莫开的架式。刚才王老师讲的时候,这是在山上,那时候已经海拔四千七百多米了,到了四千多米不得了,这些都很震撼,最震撼的那一天是什么呢,刚才王老师讲的这个路,我就想起来,这一天是1985年10月20号。

    主持人:您记得这么清楚。

    罗开富:高原雪山黎平的,现在走长征,为什么走长征,研究长征都通公路了,我今天的欢送大会还在讲,三分之一还是不通的。九天前,8月22号,我七点半开始回答五十六家新闻单位记者提问,之后到夜里十一点了,领导陪我吃完饭,我就提意见了,现在都走那个公路,红军他是山路中进行的,这一路是中央中的一半都走中间的,右边红一左边就是红三,殿后就是五军团为主。真正的长征现在有些人,长征到底有没有两万五,我说你说两万五那肯定比这个多了,因为曲折的多。所以说刚才讲了,我要再回到1985年10月20号那一天,我过雪山的路就剩下这么宽了,你也得走啊。

    主持人:旁边都有什么?

    罗开富:这边是险隘,五十年过去的风雨打的这个地方,但是我们也不能造假,现在好多人说走什么,我说高原雪山下面有公路,半山腰可以开拖拉机,这个时候怎么办?关键是那一天,贵州山里冻雨很厉害,我们也碰到一次,等走到高原寨子的时候,我照相机已经甩过来不行了,照相机片插进了肋骨里面,这个腿摔骨折了。他们看我们上来,晚上九点多,在这个情况下给我擦药酒,向导给我烤火,雪下的很大。第二天在这个情况下,他们给我搞了冰刀,就是刚才王老师讲的,一尺厚的地方怎么办,黎平县的办公室主任带了几个人在后面,我就爬,这边是山,这里是山隘,下面的公路坚决不走,拿着冰刀把冰挖掉扣,三十多公尺花了二十多分钟,他过去之后把绳子捆在树上,那么我在后面看,等他过去之后,那么后面的向导也把绳子给我捆了,他在前面拉,后面慢慢的放。

    主持人:咱们这才几个人,当年红军那么多人,得是多大一个工程。

    罗开富:对。

    主持人:您刚才就一直都在提到沿线的一些老百姓,包括帮您治病的医护人员也好,当向导的很多人也好,我发现您都记得特别的清楚,您在一路的采访报道过程当中,有没有给您留下非常深印象的人或者事呢?

    罗开富:留下的印象太多了。

    主持人:那在沿线的一些老百姓或者在老红军,您在采访他的刚才当中,有没有哪些人让您非常的震撼,非常的触动?

    罗开富:比如说,大家现在都知道乌江,有一个人姓吴,县里人帮着找的。我在这个县的时候,这个县就通知前面那个县了,五十年前的明天早晨凌晨三点,红军的大部队要到您的县了,所以您那个县必须准备好向导,必须了解党史,当时路怎么走的等等。所以一般都这个县的人把我交给下一个县,我就跟着向导走。那一天元旦,1985年的元旦这一天,红军过乌江,那底下的船工找到姓吴的,吴大爹一讲,因为我当时很多人都给我提了字,那时候还没编成书。我说吴大爹我是要走当年红军长征路的,五十年前的今天,您把沉船搞起来后,庚彪将军乘了船。所以,他们要我采访的时候感谢你一下。这个不是很好吗?因为我当天写文章的,我很想他说一说,我也感谢一下将军,这也很震撼。他说,当时我不知道他们什么将军,我说是当时不是。我说吴大爹我们先吃饭吧,晚上我们还过乌江,饭桌的时候我又问了。考虑到今天的文章组织好,让他讲当年的船,说说红军的感想。县里的领导说老吴你说说,他是走长征路的,有好几个将军向你问好,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就提示了一下。他后来吃吃饭,看着咸菜说,你多少讲几句。那你就跟他们说说,给我打几钱酒来。我就看他,他说你今天走那么多路,我今天也没钱打点酒给你喝喝,很对不起的。

    主持人: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很朴实的。

    主持人:其实他在做那个举动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这些红军们,让他们安然的度过。

    罗开富:他说后来我看这些兵好,我才这样的。怎么个好法,一上来正在下大雪,他们把身上的棉衣批在我身上,后来又给了我大盐巴,盐巴比黄金还贵。

    主持人:其实这就是红军精神。

    罗开富:红军精神。

    主持人:王老师,你现在怎么看待这么多人重走长征路,虽然过去这么久,但是还有人缅怀这段历史。

    王新生: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可以说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可以说这是一个罕见的状况,这么多年过来,长征给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记仍然是很深的,为什么我们要走呢,实际上就是说,就是我们要把过去红军的精神传承下来,大家都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其实是红一方面的。四路红军加起来两万五千里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你要想知道梨子你要尝一尝,你不是长征者不体验不知道什么样。尽管我们时代已经变化了,但走到那些尤其自然里不容易变的才真正能走进来。能走进先烈的世界里去,现在的人叫体验,所以现在你要想,红军长征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件,而且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怎么去挖掘,我们必须进行体验。那么体验了才能给自己增加力量,才有凝聚力。当年红军为什么能走,而且还坚持到底了,是几万人,总数加起来近三十万人,沿途的损失走到陕北大概有三万多人,当然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有一些变化,这么多人走到那儿,是为什么,你们要探索要体验,所以我们重走长征路,我们就要探索当年红军走过的路。

    主持人:在探索当中去感悟。

    王新生:而且你遇到当地人会给你介绍红军的情况,刚才提到的这个腊子口的事情,腊子口实际上你从正面攻是攻不进去的,那是一个很险要的地方,实际上腊子口仗打的并不大,它的作用和意义却很大,腊子口要打不开的话,红军就不能到赣南去,就要再绕到别的地方,这样增加的变数就非常多。有时候我们就想,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群众拥护的,人民都会帮忙的,他就和国民党军队不一样。杨成武将军当年一看形势不行,山那么高九十度,有七八十平米那么高,中间就是一个碉堡,很窄的路,这样就过不去了。开民主会,后来有个战士进来,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小战士,在贵州参军的,说我能爬上去。杨成武觉得试试吧,责任重大打开腊子口,这肩负着全军开山的任务,你试试,结果亲眼看到试试上去了。好了,作战计划就制定了,就这么回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面攻,另一部分迂回,让敌人看不见,可以想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兵,为了能够赢,能够胜,它确实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要站起来解放这个理念。这是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任何军队做不到,我们党很伟大,我们军人也很伟大,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只有凝聚起来,我们没有问题,只要把精神传下去没有问题。

    主持人:现在还有很多人去质疑,现在的人重走长征路,有的人说是作秀,您怎么理解怎么看?

    王新生:长征路就是传承,有些人质疑是不了解这样的行动,就是对长征不了解。有的人因为离长征年代比较远,所以有的人认为搞重走长征路就是做个样子,我不那么看。什么东西只有你体验了你才能认识到,不体验你永远认识不到。

    主持人:就算作秀能怎样,人人都能作秀,那不如人人都走长征路感受一下。

    王新生:我说,走过的人都有这种体验,都有这种感受。我们比起什么事情必须做了才能有结果,不做永远是没有结果的。我们长征必须要身体力行,必须感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做到。我做研究,当我走进去、走上路,才能真正记得它,我不走体会不到啊。什么东西必须有实践,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所谓的走长征路,我认为还是有作用的,我们要走,支持者要走。而且长征路,我们不仅仅是说自己要走,还要鼓励大家走。

    主持人:如果说让您给长征精神下一个定义,您怎么去诠释?

    王新生:如果说长征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个体现不是说我们有优秀传统,还有党的领导,有先进的理论指导的,这个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就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当时有先进的政党领导和我们人民群众,我们这个目的是一定能够达到的,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目的一定能达到,长征精神之所以长征路留下,就预示着中华民族一定实现伟大复兴。

    主持人:罗老师。

    罗开富:我也在学习,我是记者,他们是专家。

    主持人:罗老师,您从1984年到之后一直有断断续续重新回到长征路走那么几段,在这么多年过去,您觉得长征精神有没有新的含义,您觉得不同的时代是不是它的含义也有不同的变化呢?

    罗开富:刚才王老师讲的非常好,这个含义我觉得,我是那一年一步步走的,后来我退休的时候我自费帮迷长征的人开了四辆车走的,开到雪山草地下,三辆车十二个人,过雪山剩下一个人,所以整个路上来看,就是说确实在变。什么叫变呢?整个路上大家对红军的评价,因为我第二次走,知道我走红军路的,要是没有当年红军长征,不可能解放,不是红军给我们的长征精神,也不可能受到那么大的关注。当地的人民也争口气,所以刚才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王新生: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罗开富:民族精神一直传承下来了。后来我在这儿的时候,雪山草地都去过四五次,特别党的八十周年,我还走了一段,所以我喜欢出去走体验,所以你讲的是变,首先生活变了,思想观念变了,对党感情更深了,所以另外他们的自豪感也增强了,唯一没变的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对信念的理解。特别现在体现中国梦,他们的网络很发达的,我后来说你们对党忠心没变,对理想信念没变。

    主持人:那您觉得长征精神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吗?

    罗开富:有,刚才王老师也说了,你刚才提出来了,长征精神就是一种坚定信念、崇高理想,一定要让人们知道有。有些人他没去过他不了解,他有些是无心的,有些是有心的,去一去就可以了。要让现在青年人继承这个传统,他们都有个长大的过程。走过长征路回来的人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要每年去走,每次去走呢?就有个传承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洗刷。

    主持人:可能每一次走的感悟体会都可能不一样。

    罗开富:不一样。

    主持人:尤其我们现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能对于创业的年轻人更需要去走一次长征路,让他们体会一下,这样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可能才会更加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刚才罗老师提到了中国梦,中国梦和长征精神怎么结合?

    王新生: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就是饱受外来侵略,我们有两大任务首先是民族解放,我们要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第二步。怎么说呢,因为当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就说,革命胜利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实际上说明我们实现第二个任务的时候,实现我们国家富强起来的时候,人民富裕的时候,民族复兴在世界上,这条路是更长,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艰辛,需要我们万众一心,长征精神就是刚才我们讲民族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就是说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一个人要是没有信念就不会成功,有信念就有方向,长征精神就是信念,现在实现中国梦也是一种信念,我们从现在来讲,我们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近,我们的基础越来越好,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多,越到最后的关头,我们要用精神克服这种革命困难,我们要用这种精神凝聚力量,我们通过长征精神传承凝聚力量,坚定信仰,克服困难,那我们的中国梦肯定能实现。长征遇到多大的挑战啊,有国民党部队带来的,有自然环境的,有各种各样东西,有缺粮等等等等,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好了,我们精神发扬下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有这个自信的。

    主持人:而且是我们全中国的人民要团结在一起,有领导的正确的决策和战略,也有我们所有人心都往一处使,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我们也一定要走好我们这代的长征路。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做客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我相信一个民族有一段历史能够这么的不断被人重温,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最后两位还想不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今天我们对于长征的理解?罗老师。

    罗开富:就是顺着你那个话来讲的,一个不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先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纪念长征胜利80年,我们没有忘记那些先烈,没有忘记革命先辈,没有忘记各个战线上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牺牲的人,所以我们这个国家会更加欣欣向荣。

    主持人:王老师。

    王新生: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有精神的民族就是有前途的民族,一定能够为当今世界为人类做出贡献。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做客中国经济网演播室。时代在改变,但是总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守护和传扬,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