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在此,向全国广大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为打赢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吴欣娟女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护师、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女士,北京老年医院内科总护士长纪冬梅女士,北京医院外科ICU护师李金泽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来回答媒体提问。

2020-05-12 15:00:13

米锋:

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

5月11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内蒙古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上海疑似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3人,重症病例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69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1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5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17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19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3759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470人。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5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6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60例,其中境外输入3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3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47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440例。

5月11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1611例,治愈率超过95%。近日再次出现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提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落实好“四方责任”,查找薄弱环节,堵住反弹漏洞,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吉林舒兰派出工作组,会同当地做好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以上是疫情情况。

2020-05-12 15:03:33

米锋: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05-12 15:03:52

文汇报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4月发布了《2020世界护理状况报告》,其中特别强调护士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起到的核心作用,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护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去武汉援鄂抗疫的经历,请在座的嘉宾谈谈对此如何理解?谢谢。

2020-05-12 15:05:25

吴欣娟: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是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世卫组织应该说高度肯定了护士和助产士对全人类健康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护士的工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的全周期,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护士。护士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只是打针、发药和基础护理工作,其实护士在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方面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专业能力。这次新冠肺炎阻击战是对护士技能和职业精神的一次考验。比如我们所在的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工作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症监护病房,我们收治的患者都是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针对每一个患者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责任制的整体护理,从基础护理到专科护理再到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精细化、高质量的护理。

在这次抗疫的阻击战中也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的专科护士,他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和医生的密切合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护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次疫情阻击战,应该说也是一场全民战役,我们看到公众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如何正确的洗手、如何戴口罩,如何能够非常正确的戴好口罩。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方法正确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疫情初期,我们护士们就拍摄了视频,如何正确的洗手、如何戴好口罩,在网上进行了发布,为提升民众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家也知道,现在我们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在老龄化护理方面,护士更是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当前,我们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7亿以上,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4000万以上,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种疾病。比如像压疮、肺炎,对于卧床的老年病人,特别是居家老年病人,这种并发症,应该说发生率还是很高的,一旦发生了,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家庭的负担,以及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护士可以通过预防和指导,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并发症都是可以预防的,护士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现在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非常精湛的护士出专科护理门诊,比如腹膜透析的专科护士出门诊,为腹膜透析患者提供治疗和相应的指导。比如糖尿病的专科护士出门诊,为糖尿病病人给予饮食和用药的指导等等。这些我想都应该说给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在原有护理门诊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的护理咨询,扩大了线上护理咨询,很大程度上对于这些慢病、居家状态下的病人很好解决了健康问题。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护士是各个国家卫生体系的中坚力量”。谢谢。

2020-05-12 15:19:29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医疗队在援鄂期间不光打了胜仗,还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请问护理人员作为最近距离和最长时间接触患者的人,怎样在照护好患者的同时还能保护好自己?疫情期间,在媒体上看到很多护士的脸庞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请问你们在武汉的护理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谢谢。

2020-05-12 15:23:18

纪冬梅:

通过您的提问,我能够感受到您非常关心我们援鄂的护理队伍,谢谢您。其实在防护方面,首先就是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本身对院感防控技能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医疗队抵达武汉以后用了一天的时间,对我们全体队员都进行了战时的培训,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技能。其次,我们医疗队的院感老师和护士长们也起到了在院感防控中的监督指导的职责。尤其在最初的一周,几乎所有的护士进病房之前都会经过我们的检查,合格者才放行,而且我们隔离病房护士是“双出双入”,必须要完成互查互检。

其实让我们最感动的还是我们那些患者,因为我们护士在病房做操作,患者都会戴好口罩。有一次一个患者正在打电话,当时他立即就说,我一会儿再打给你,然后就挂了电话,戴好口罩。当时他那种急迫而又紧张的找口罩的动作,让我们在场的护士特别感动。还有一次,我们护士去教一位婆婆做呼吸操,当时护士告诉这位老人,做呼吸操对于她的疾病有很多的好处,就准备带着她做。但是,当时老人拒绝了,婆婆说,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您知道吗,那个问题居然是我跟着你们护士做呼吸操,还对着你们深呼吸,我会不会吐出很多的病毒传染你们呀,要是这样的话,你们走吧,我不做。然后我们护士耐心的解释说,我们防护的很好,婆婆,您放心,打消了老人的疑虑,她才肯配合。后来我们护士在跟我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她哭了,她说,护士长,我真的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老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护士的安危。

其实,在武汉支援期间我们和患者发生了很多类似的事,我们的患者总是把保护我们放在他的第一位。这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在这种疫情风暴中的护患真情。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护士在保护自己,而是我们被患者保护着。我记得曾经有患者跟我们说过,你们是武汉借来的“天使”,我们武汉也要把“天使”完整的还回去。

还有在武汉期间要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1月27日大年初三的时候,我们抵达了武汉,当时北京援鄂医疗队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开放了3个病区150张床,护理人力相当的紧张。最初护士的班次是6个小时一次,中间在轮换的时候,休息的间隔时间也非常的短,那个时候在病房里很多护士穿着防护服都需要跑起来,才能完成本班次的工作量。我记得2月的天气有的时候风雨交加,护士在病房里却依然能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随着后续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不断地增援武汉,这种人力紧张的情况就很快得到了缓解。谢谢。

2020-05-12 15:23:37

中新社记者:

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是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我们知道在历次重大卫生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中,护理人员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问王新华护士长,您曾经在西非参加抗击埃博拉病毒,在异国他乡与疫情做斗争有什么样的感受?您有没有遇到什么突出的困难?有没有什么经历让您至今难以忘怀?谢谢。

2020-05-12 15:33:04

王新华:

谢谢您的提问。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暴发,短短几个月就夺去了近万人的生命,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特别在疫情暴发之初,我们不知道病毒来源,不清楚发病机理,没有防治疫苗药物,一时间一提到埃博拉,几乎是与死亡划等号的。我们接到援非抗埃的任务的命令时,即使我们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真的要远赴西非面对埃博拉,心里还是很忐忑的。虽然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抗击SARS、防控甲流,但埃博拉病毒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第一次就要与它正面交锋,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这一次是在境外执行疫情的任务,前方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如何开展工作,都是未知数,而且根本无法预计。

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郊的塞中友好医院,是由我们中国援建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我们也要将在这里开展工作,但是它完全不符合劣性传染病收治的要求。我们在西非要打的第一仗就是按照传染病医院三区二线的设置要求,把医院进行改造。当时我们协调了大使馆,大使馆调动了中资机构,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埃博拉诊疗中心的改造,可以说在异国他乡,展现了我们的中国速度。

在西非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高温、高湿的气候。塞拉利昂一年只有一个季节,就是夏季,当时正值雨季,我们每天都要冒着35度以上的高温,穿脱11件防护用品,每走一步汗水就会顺着身体往下流,工作结束,我们穿着防护靴里都可以把水倒出来,当时大家开玩笑说,每天都可以免费的洗桑拿。就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护理过的病人中,有一位女患者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叫“艾玛”丈夫和女儿都死于埃博拉,一入医院她就拒绝接受治疗,拒绝进食进水,就是一心求死,我们想着要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她,挽救每一个生命。后来得知她信奉伊斯兰教,我们还找来做礼拜的用品,让她在病房做礼拜,寻找一个心灵的寄托。每次去查房的时候,我们的护士姐妹们总会捎上用英文写的祝福卡片“加油,你是最棒的,我们和你在一起”,给予了她莫大的心理安慰和鼓励。经过我们共同努力,艾玛康复了,她出院时含泪说,你们就是我的天使,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付出的在多都是值得的。谢谢。

2020-05-12 15:33:16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请问李金泽护士,您当初为何选择护理行业?通过这次的援鄂,您对护理行业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谢谢。

2020-05-12 15:33:54

李金泽:

谢谢您的提问。我在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我和我的父母都希望进入临床工作,能够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这是我最初的想法。我大学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既要考虑自己的意愿,还要考虑到自己的高考分数,所以我选择了护理学专业。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医院一直有着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优良传统,坚持“仁爱为本,慎独为魂”的护理理念。一直以来,北京医院护理人在中国的护理事业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想大年初二支援武汉时的心情,记忆犹新,当时既坚定又忐忑,坚定是来自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信心,忐忑是来自陌生的病毒和环境。我记得初二到达武汉那天晚上,路上空无一人,在最开始工作的时候,急诊门前救护车来来往往,在病房门口有许多着急等待住院的患者,这让我感受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被需要、被认可,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话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援鄂,我感受到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对救死扶伤和慎独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记得在武汉给一名年轻患者穿刺的时候,看到他手上有很多的针眼,他当时告诉我,没事,放心扎吧,大不了再来一针。就是这么看似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让我的信心更加坚定,同时感觉患者也在和我们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救死扶伤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心肺复苏等救命的操作,像整理床单位、测体温、量血压、翻身等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操作,在那时候更能给患者温暖和信心。现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转为常态化,社会正在恢复为正常的秩序,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作为一名90后的护师,我将来会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各项素质。谢谢大家。

2020-05-12 15:34:2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央视新闻致敬最美逆行者,感谢广大医护工作者在抗疫期间付出的爱、坚守与专业。今天我的问题是在援鄂期间,作为医护人员的你们主要完成了哪些工作?面对插管等气溶胶传播风险极高的操作,心中当时有没有顾虑?您觉得在援鄂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与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2020-05-12 15:36:48

纪冬梅:

谢谢您。说到我们援鄂期间的护理工作,其实小到喂饭、喂水等生活护理,大到呼吸机监测、气道管理等专科护理都是由我们护士完成。遇到那些老年患者,他不会用手机或者病情危重用不了手机的时候,我们护士又成为了他们的通信使者。我们曾经代替我们的患者去其他病房看过亲人,带来彼此的问候,我们也曾经为老人打开视频或者通过语音建立与家人的联系,我们还曾经坐在危重症患者床前一字一句给他念来自家人的信件。其实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患者眼中闪烁的那种泪光,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特别开心和特别感动的泪。我们觉得恰恰是这份惦记,成了很多老人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当护士遇到气管插管这种高风险操作的时候,在准备期间或多或少也有所顾虑,但是当我们真正面对患者的时候,我们护士手上的操作是连贯性的,脑子里想的也都是患者,尤其是气管插管都是危重症患者,当你面临抢救的时候,护士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顾忌其他的。说到在武汉,我也挺有遗憾的,因为我们和武汉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了65天,但是没有摘下口罩,没有见过彼此的真颜,我们也曾经护理过345个患者,有的患者出院的时候说,护士,我真想看看你的模样,但是他的这种愿望也没有实现。所以,在我的心里这种遗憾也是存在的。

我记得我们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位患者说,如果你觉得天上的星星闪亮,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过护士的眼睛。其实,在“5.12”护士节这一天,我也想说,如果可以摘下口罩的话,护士不仅有星星般闪亮的眼睛,护士也有太阳般温暖的脸庞。

说到在武汉的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感受到了这种危难时刻人性的善与美,因为在“3.8”妇女节的那天,我们两个护士因为抢救病人没有赶上晚上六点多的班车,当时她们准备自己走回驻地,但是天下起了雨,她们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司机师傅打了一个电话,当她们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发现接她们的不是班车,是私家车,后来才知道司机师傅已经下班了,把车交回了公司,接到护士的电话,他放下饭碗,开上自己的车就来了。当时司机师傅说,你们是来帮助武汉的,作为武汉人,为你们服务好,是我的本份。其实就是这样的小事,在我们支援的65天里,我们和武汉的医护人员之间,和患者,和家属之间,和武汉的市民之间,发生了很多。我觉得正是透过这些点滴的小事让我看到人性最闪光的片段。在我这儿,我也想在这儿向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武汉护理同仁们,向曾经给我们帮助过的工勤人员们,向武汉英雄的人民们表示致敬。谢谢。

2020-05-12 15:37:13

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在这次援鄂的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当中,既有地方医务工作者,也有军队的共同抗疫。在每次重大灾害的时候,绿军装、白大褂都是冲锋在前的。请问王新华护士长,作为一名军队护理工作者,您对“使命担当”这四个字如何理解?谢谢。

2020-05-12 15:38:58

王新华:

谢谢您的提问。穿上军装,我是一名战士,披上白衣我又是一名护士,我们不仅承载着白衣天使救急扶伤的使命,更肩负着祖国和军队赋予的责任与担当,那句“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口号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平时我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战伤救护本领,还要练就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才能立即奔赴战场,冲锋陷阵。

记得2013年我跟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赴菲律宾执行强台风灾后医疗救助行动,从凌晨接到命令到出发,仅仅4个小时,之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出征的准备,做到背起行囊就出发,得益于医院平时我们就以重大传染病暴发、突发重大灾害为实战背景,常态化的开展全员、全装、全要素的卫勤保障演练。在我看来,身着军装的白衣天使本身就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和担当,一声令下,我们就要出发,不管前方有多么凶险,只有一个必胜的信念。去菲律宾执行灾害救援任务前,我做了一个大手术,当时刚刚术后三个月,还没有来得及复查,任务突然来了,当时我爱人还特别的担心我的身体,问能不能不去,我想都没想,这是命令,必须得去。在我心里,军令如山,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必须绝对的服从。

这次新冠疫情发生后,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军队医疗系统4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护理人员就占了一大部分,当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危险,就像一位战友说的那样,“请全国人民放心,面对疫情,中国军队誓死不退,誓死护佑大家的健康和生命”。我想,这就是军队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军队的护理工作者,我感到特别的光荣和自豪,无怨无悔。谢谢。

2020-05-12 15: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