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
如何看待南北经济差距?谁是未来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之城?《深谈》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权威解读。
杨开忠认为,“南北差距”是观念、文化、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以及地理这5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南北方的差距逐渐拉大,与天然的地理气候要素相关,也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最优惠的政策倾向于南方地区。
杨开忠认为,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能只看GDP总量,要从人均GDP角度去看。GDP总量受人口、陆地面积、海域面积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完全说明各地的经济实力。而人均GDP则更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居民收入水平与富裕程度。“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说,南北经济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杨开忠说。
杨开忠表示,路径的打破需要中央给予帮助,要跳出传统、低效的路径,需要有大的推动力,小打小闹是很难打破的。推进东北振兴,势必要打破既有体制,转变陈旧观念,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杨开忠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沿海大省、甚至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 GDP总量都可能会超过北京、上海,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好事。
杨开忠表示,北京同周边地区要协同发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围绕北京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新型首都圈;第二,要探讨城市群怎么优化布局,探索出一条道路,给全国作出示范;第三,要协调好北京周边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走生态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要使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互补,把环渤海地区、中国北方腹地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