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立最早、坚持至今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诞生在西南地区。迄今已有21年历史的“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要逐步建立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通过务实推进和机制创新,使西南六省区市的区域合作迈出新的步伐。
威舍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北,离云南省富源县的黄泥河镇仅1公里,距兴义33公里。1994年南昆铁路开通后,云南客商纷纷到威舍投资开发。在威舍40公里范围内,煤的储藏量达250多亿吨,仅云南客商到此投资的就达70%以上,一年可向当地政府上缴税收4000万元。而12年前,这里仅有一个供销分社、一家个体商店和一家个体餐馆,缺水缺电,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据了解,2004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百色地区,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建立了三省五地州的区域协作关系,经济协作区项目日趋增多,旅游连线、连片开发联盟关系日趋紧密。
“无障碍边界贸易”只是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的内容之一。寻求更大范围内合作,合力共谋无障碍经济圈形成,是西南六省区市正在大力推进的内容。8月14日,在贵阳举行的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议上,六省区市再次表示,进一步清除合作壁垒,打造无障碍合作经济圈,推进大西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西南主骨架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旅游、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和西南贫困地区发展,整体提升“大西南经济圈”的竞争能力。
“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创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一覆盖川、滇、黔、藏、桂、渝六省区市的经济合作组织自1984年创建以来,已经成为西南地区联合开发和对外开放的平台。21年间在交通、市场、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旅游和能源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六省区市间实现大中型经济协作项目1万多个,相互投资3000多亿元,组织交易会成交商品500多亿元,修建省际断头公路64条,组建毗邻经济协作区20个,实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100项。各省区市相继协商促成内昆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等一大批涉及工业、农业、能源、生态、旅游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
水能资源的开发在大西南占有突出地位,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乌江、红水河均可建设大型电源点。如今,在六省区市的携手打造下,大西南已经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2001年10月26日,广西与贵州共同投资33.43亿元兴建的100万千瓦坑口火力发电项目盘县电厂全面竣工投产。
盘县电厂是我国首家跨省区合资建设的大型发电企业,每年可为广西和贵州提供电量70多亿千瓦时。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发电量530亿千瓦时,向国家上缴各种税金10多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为黔桂两省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合格可靠的电能保障。
随着六省区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各方经济协作日益密切,为各方实现资源整合、打破行政区划,构建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以市场为目标,共谋发展,实现互赢的“大西南黄金旅游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本地区富集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出行条件为基础,以点线相连、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设计的旅游精品线路将集中展示西南旅游的整体风貌,“大西南黄金旅游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雏形已渐渐明晰。据统计,2004年,西南六省区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07亿人次,接待境外游客30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32.5亿元,外汇收入12.8亿美元。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谈到过去一年区域合作的成就,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六省区市齐心协力推动区域经济协作,各得其益。重庆市进一步落实川渝‘1+6’、渝黔‘1+16’等经济社会合作协议,全面推进跨省区市的重大基础性合作项目建设。川渝、渝黔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相继开通;建立了渝、黔、川工商行政执法协作网络和协查机制;联手保护著名商标,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
事实表明,西南各地之间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明显加强,各省、区、市之间的互惠互利合作逐步扩大。西南六省区市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合作效果开始显现,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