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文并茂话采风 > 正文
 
第三届"网上河北行"走进张家口市情新闻发布会召开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7月12日 09:26

河北省省委宣传部部长相金科同张家口市主要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

张家口市市委书记刘永瑞做市情介绍

    昨天(7月11日),第三届“网上河北行”采访团一行于下午抵达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目的地-张家口,张家口市委书记刘永瑞携市主要领导召开市情新闻发布会,刘书记从多个方面对张家口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发言全文如下。

    一、全市基本情况

    张家口市辖4区、13县、3个管理区;总人口450万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我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东临首都北京,西连“煤都”大同,南接华北腹地,北靠内蒙高原,是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与西部的纽带。

    张家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北方古文化接触的“三岔口”和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路,是多民族征战、融合的战略要地。200万年前,古人类在我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起源、繁衍,因而被刻录在驰名中外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第一块铜碑上;4700年前,炎、黄、蚩尤“三祖”在涿鹿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在这块土地上,曾有汉族、满族、回族、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女真、蒙古等多个民族聚居、征战,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留下了长城、大境门、元中都、清远楼、鸡鸣驿等一大批古遗址、古建筑,其悠久、广博和丰厚令人惊叹,因而也使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被考古学界和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历史上张家口曾是中俄、中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对外贸易的“旱码头”,曾有“陆路商埠”之称,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古“张库大道”(从张家口到乌兰巴托)即从这里起始。张家口同时也是一座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城市。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在这里召开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这里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解放初期,这里是察哈尔省会所在地,因此而享有“边区首府”、“第二延安”、“文化城”、“东方模范城市”等多种美誉。这方热土,曾培育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舍身炸碉堡的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张家口的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为张家口的历史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张家口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一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晋冀蒙(外长城)经济圈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仅198公里,是北京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腹地纵深。京津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基地,而晋蒙又是全国两个资源大省(区)。实现“两圈”优势在张家口的对接和集聚,可以借势造势,形成新的经济优势。我市也是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市场的“桥头堡”,又紧临首都北京大市场,还承接东北亚国际市场,是京、晋、冀、蒙周边地区有依托性的物流圈和北方现代物流业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二是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境内有4条铁路(京包、大秦、丰沙、沙蔚)、4条国道(119、110、112、207)和15条省道,4条高速公路(丹拉、张石、京张、宣大),特别是有两条国内、国际大通道在我市交汇:张石高速公路向南延伸与京深高速相接,向北可延伸至蒙古的乌兰巴托,是连接南北交通大动脉;丹拉高速公路西通内蒙、甘肃、青藏高原、新疆,远及俄罗斯,东临渤海湾及出海口,并将通到韩国汉城,不仅是国内东西交通大动脉,而且也是一条国际大通道;从北京到莫斯科的铁路途径我市,也是一条国际化大通道。目前还正在谋划建设集张、桑张铁路和张承高速公路。随着我市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使我市进一步形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发展成连接京津晋蒙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三是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在工业上,我市曾是华北地区的工业脊梁和龙头之一,具有较为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等工业基础和优势,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现有工业企业近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机械制造、钢铁、电力、煤炭、卷烟、酿酒、纺织、医药、轻工等产业已具相当实力,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农业看,我市冷凉的气候资源加之丰富的土地、草原资源,为发展农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目前,畜牧业、错季蔬菜、杂粮、葡萄、马铃薯、杏扁等产业已具规模,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市地处内蒙地轴、华北陆台和山西地台三大稳定地块的接合带,以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多期构造运动和频繁的热液活动,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河北省的矿产资源大市。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97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5种。煤炭具有品种多(长焦煤、烟煤、褐煤等)、埋藏浅、煤质好、分布广、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现已探明的可采储量约25亿多吨,是河北省主要产煤地之一,国有煤矿产量居河北第一。金属矿产品种多,储量丰富,其中,金、锰、锌的储量居全省之首,铁矿在全省探明储量中位列第三位。沸石、石墨、磷等非金属矿产储量名列全省之冠。我市拥有蒙古高原稳定、高质量的风能资源(据测算,全市坝上风力资源可装机达500万千瓦、坝下达200万千瓦),极具开发价值。

    二、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2004年,我们认真回答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我市时所出的历史性、政治性试卷,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张家口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快里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一年,是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最迅速的一年。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2002年完成277.85亿元,2003年完成319.94亿元,2004年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0.16亿元,同比增长13%,人均突破1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2002年达到30.83亿元,2003年达到39.08亿元,2004年突破50亿元,达到54.02亿元,同比增长3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完成85.12亿元,2003年完成96.22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8.5亿元,同比增长33.6%。可以说,三年迈了三大步。

    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成效明显。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002年为16.3亿元,其中引进北京资金5.05亿元,2003年为22.86亿元,其中引进北京资金6.58亿元,2004年达到26.17亿元,同比增长41.8%,其中引进北京资金9.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2年为1050万美元,2003年为2183万美元,2004年达到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7.4%。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特别是道路交通建设呈现出飞速发展势头,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到1.5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近1/6;公路密度达到41.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不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全长126.5公里的宣大高速公路和全长79公里的京张高速公路相继竣工通车。全长100公里的丹拉高速公路宣化至冀蒙界段预计7月底可实现主体通车;张石高速一期工程90公里建设任务,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0%。张承高速公路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全部就绪,明年可望开工建设。这几条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我市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500公里,在全省位居前列。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并举,旧城改造一改过去分散零碎建设模式为集中成片开发,2004年在主城区实施运作了11个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新区开发,全面展开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连续三年在市区主城区周围山体实施了“增绿添彩”工程,共绿化荒山7万亩、植树450多万株(丛),建成了6个生态景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深受群众欢迎。此外,我们还实施了城市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1534元,2003年为1777元,2004年突破2000元,达到2116元,同比增长19.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2年为5233元,2003年为5689元,2004年突破6000元,达到6521元,同比增长14.6%。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2005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为把良好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下去,按照胡总书记对我市提出的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在“一线两厢”战略对北厢张承两市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明确要求,经过对晋蒙等周边地区的广泛考察和市情调研,在对我市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区位优势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去年年底,我们召开了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把2005年作为“继续答卷年”,提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主题和奋斗目标,确定了2005年经济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主攻“三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融入“两圈”(京津冀经济圈、晋冀蒙经济圈),继续抓好“四大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新一轮千村经济振兴、双万人技术培训和百家企业振兴工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实现人均1万元;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这一思路主要是立足于“三个基本点”:一是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非生态型产业多),更表现在产品结构上(初级产品多,老工艺传统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构建全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结构体系。二是依托“两圈”,再造优势。我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晋冀蒙(外长城)经济圈交汇处。实现跨越式发展,靠“一圈”不行。只有把京津冀经济圈丰富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和晋冀蒙经济圈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优势在张家口聚集,才能构建起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平台,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三是主攻“三化”,寻求突破。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主攻“三化”,才能有效整合和统筹各方面生产要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精力,实施重点突破;只有“三化”统筹,才有全局联动增长的规模和根基。必须把主攻“三化”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靠“三化”的提升和互动,尽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工作主题,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和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为重点,按照主攻“三化”思路和目标,重点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一方面围绕“存量调强”,继续深入实施“百家工业企业振兴”工程,以“两改”(改革与改造)为重点,专门派驻协调督导组逐企开展工作,一企一策研究振兴方案,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另一方面,围绕“增量调优”,抓好项目建设,突出在四大产业上寻求突破。清洁能源(电力)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风能资源,大力发展风电、火电项目。风电方面: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在尚义开发的大型风电项目,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0万千瓦)正在进行设备安装,9月底可并网发电;二期工程(装机容量5万千瓦)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今年秋季开工建设。北京国投节能公司在张北首期开发的4.5万千瓦风电厂已全面开工建设,11月份可建成并试运行发电,二期工程正在测风。火电方面:蔚州煤电路一体化综合开发、下电六期扩建、张家口热电厂、宣化热电厂、怀安电厂等5个火电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其中,蔚州煤矸石20万千瓦项目近期可望开工;怀安2×30万千瓦火电项目,华建敏国务委员到怀安视察时已明确表态予以支持,也有望下半年开工。绿色煤化工产业,优选了河北粤华、盛华、昊华、天宝等六家大型化工企业,从电力、土地、资金、供水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上半年,六家化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其中盛华5万千瓦自备热电厂二期工程已开工,昊华甲醇生产线已开始安装设备,宣钢煤气化工技改扩摸项目的两座焦炉已开工,万全1830项目(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征地工作已完毕,下半年开工。上半年可产合成氨20万吨、甲醇9万吨、尿素15万吨、碳酸二甲酯1.5万吨、碳酸丙烯酯1.5万吨、二氧化碳2万吨,进一步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特种汽车与装备机械制造业,积极扶持福田重机、大地汽车制造、宣化工程机械三家企业,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河北福田重机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年内可生产各种专用车6000辆;大地汽车制造年改装特种汽车3000辆,宣化工程机械年生产推土机3000辆。同时,重点培强煤机、探机、采掘等优势制造业龙头,整合和带动与之相关的170多家中小机械制造企业,形成全市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凿岩机上半年计划指标全部完成。钢铁产业,加快宣钢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发展建筑优质结构钢;积极扶持万隆钢铁、宁钢、建海钢铁等企业扩模、提质,进一步提升钢铁产品规模、质量和效益。目前,宣钢正在围绕“二次跨越”,抓紧1800m3高炉工程的施工进度,10月份可投入生产,15000m3/h制氧机工程即将完工。此外,被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张烟技改扩建一期工程4.8万平方米土建已完成任务的二分之一。

    二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走节约型、高效型、稳定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坚持牛羊猪鸡并举,重点加快推进百万头奶牛基地建设。市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贴息扶持,目前奶牛已发展到25.8万头,同比增长64%,预计年底可突破30万头,净增10多万头。加快引进乳品加工企业,伊利、三鹿、圣元等乳业巨头已落户我市,蒙牛在察北新上的日处理300吨15条液态奶生产线已开工建设,8月底可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年内正式投产。积极发展草业。把草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来抓,坚持改良旧有草场、扩大优质饲草种植和发展饲草加工业并举,大力构建草业体系。今年新增草场面积150万亩,饲草加工能力由40万吨提高到50万吨。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蔬菜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节水灌溉、调整品种、提高品质。继续加快葡萄、杏扁、杂粮、果品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步伐,其中葡萄种植面积新增3万亩,杏扁种植面积新增10万亩。大力发展肉、菜、蛋、果、糖、葡萄酒、优质杂粮等加工企业,在对去年全市30家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新上了中绿(福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等40家龙头加工企业,新增投资7.8亿元。

    三是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今年以来,先后两次组团到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开拓思路,拓宽视野。为切实加大城建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申请贷款65亿元,用四至五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路网建设,高新区中心写字楼工程已开工建设,4家大型教育科研单位和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落户高新区;旧城改造,重点推进大境门综合开发等十个旧城改造项目和主城区2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3条共15公里长主街道改造、便道铺装、街巷整修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垃圾处理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怀来、张北、蔚县、阳原、涿鹿等县正在按照县级市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已经列入规划的77个建制镇正在按照规划向小城市方向迈进。

    四是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对去年南下、北上等各类招商活动中已签约的项目,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专门班子,狠抓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另一方面,主动融入京津冀、晋冀蒙两大经济圈,开展跨区域、专业化、小团组等多种形式的考察招商活动,特别是借助内蒙古各市盟回访我市之机,加强交流合作,就加快推进呼张天然气合作项目和张集、桑张铁路建设达成了广泛共识,并新签约了纺纱等一批合作项目。上半年,全市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05项,合同引资160.61亿元,引进市外资金18.9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引进北京资金7.35亿元,同比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1513万美元,同比增长2.2倍。

    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方面,围绕“十大旅游景区”和“六条精品线路”,重点打造以夏季草原、冬季冰雪为主的生态旅游品牌,以泥河湾古人类遗迹、黄帝城寻根谒祖为主的文化旅游品牌。目前,好利来公司万隆滑雪场、仙娜都国际度假中心、怀安欧式风情园三个大型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8.5%。预计全年可接待游客420万人次。现代物流业方面,充分发挥张家口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与西部的特殊区位优势,整合现有商贸物流企业,以煤炭、建筑建材、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为重点的十大商贸物流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其中,阳原、怀安、怀来、万全等县的煤炭转运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今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到了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190亿元,同比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9.41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73亿元,同比增长49.52%;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25.5亿元,同比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4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0元,同比增长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947元,同比增长15%。

    在全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始终牢记胡总书记的嘱托,把扶贫济困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多方式、多渠道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吃、穿、住、烧、医等基本生活。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双周转”(周转畜、周转棚)、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整村推进,下大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结合“千村经济振兴”工程,组织五千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包村包户,为贫困村、困难户献思路、献科技、献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认真做好救灾济困工作。对受灾群众和农村“三无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众,坚持做到摸底排查到位、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到位、生产自救措施到位,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今年以来全市共下拔各类救灾资金1388万元。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广辟就业渠道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08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99人,其中“4050”人员2572人。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了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有5.8万户、12万城镇困难居民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月平均补差标准由48元提高到57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特别是去年,在省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历年拖欠的2300多万元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部得到解决,为近4万名企业离退休职工补发了历史拖欠养老金1.92亿元。二是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生态建设项目,今年以来植树19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包括丹拉、宣大、京张高速和张宣公路两侧实施“通道绿化”工程,今年沿途绿化208公里。三是优化政务环境。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政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对信访苗头进行细致排查和分析,采取领导包案和派驻工作组等形式,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疏导和稳控工作;另一方面,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天主教地下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确保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弱、底子薄,特别是开放晚(直到1995年才获准对外开放,比开放较早的地区晚近20年),目前我市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北京周边最贫困的地区。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虽然我们的发展思路已很明确,但由于一些支撑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项目仍在建设中,效益还没有显现,上百亿元立市特大项目还不多,发展变化的成效还不够十分显著。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比重大,高科技产业、节约高效型产业比重低;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改革成本筹措困难,国企改革步履艰难。三是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属军事要塞,出于战略需要,几十年国家没有在张家口安排大的项目。由于没有享受到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失去了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的机遇。目前,尽管我市可利用的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到土地等因素的制约,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运作难度大。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下力予以解决。同时,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充分发挥你们的优势,帮助我们向上呼吁;并介绍更多的朋友到我市参观考察,投资置业。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