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经济日报专栏 > 正文
环保指标将纳入官员政绩考核

2005年05月19日 06:48
 
    本报记者崔军《财富》论坛现场报道

    在今天召开的《财富》全球论坛“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专题讨论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关于“国家开始试点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说法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国内外多位嘉宾一再追问相关情况。

    潘岳在回答嘉宾提出的如何将环保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问题时表示,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第一项工作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今年3月份,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主导下,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重庆和四川等10个省市已经开始了绿色GDP的核算试点。第二项是在浙江、四川和内蒙古开始进行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试点。考核内容包括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和公众满意程度。第三项工作就是调整行政规划区域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即根据不同地区内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总量来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考核标准,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为此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第四项工作就是要实行循环经济战略并大力发展新能源。

    潘岳特别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通过法律与政治上的保障,确保公众参与环保领域的决策,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更加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潘岳表示,一个月前,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有关圆明园的听证会,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听证会,听证会从公布消息、征集与会人员以至听证本身,都是完全公开和遵照国际惯例进行的,会上争论非常激烈。今后对重大环境事务还要举办公开听证会。国家环保总局还在寻求通过立法程序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关于与会嘉宾提出的新能源问题,潘岳透露,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开发新能源,但是目前还没测算出哪一种新能源的开发成本是我们在现阶段可以承受的,哪种是中国应该最优先发展的,希望与会各国专家能帮助算一算。
 
来源:SR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