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的澜沧江-湄公河,充满生机与活力。它就像一条天然纽带,把沿岸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紧密相连。共同建设繁荣美好的幸福家园是沿岸约2.5亿民众的共同心声。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推进,沿岸各国正在致力于加强联系、提高地区竞争力。
这片神奇的土地,美丽而富饶。这里是当今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这里水能资源丰富,仅澜沧江-湄公河可开发的水能装机容量就达7400万千瓦;这里还有广袤的沃土,可耕地面积巨大;沿岸90多个民族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构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但这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历史上这一区域长期遭受西方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地区又受外部势力入侵,长期陷入战乱,致使这片"天生丽质"的土地至今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十分落后,其中缅甸、老挝、柬埔寨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之列。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加强经济合作,共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共识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广度得以不断拓展延伸。各成员国之间不断加深了解,消除隔阂,增进互信。
自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来,这一高度务实的合作机制已动员资金约53亿美元,实施了11组称为"旗舰计划"的大型项目,进而发展出由数百个相关项目组成的综合发展计划,着重加强了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除中国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其他5国都是东盟成员。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双方的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无疑为进一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尤其是经贸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4年中国与五国的双边贸易合计258.2亿美元,是2002年的近两倍。其中中国出口115.5亿美元,年均增长37%;进口142.7亿美元,年均增长44%。
亚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最近召开的第38届亚行年会上说,"亚行一直在积极支持一系列区域合作,以加强国家间的联系。其中一个典型范例就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4日起在昆明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将规划未来合作方向,制定重点合作措施。沿岸人民深信,随着次区域交通经济走廊、信息高速公路、电力贸易安排、动物疫病防控计划、便利跨境贸易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金边培训计划等一系列倡议的提出和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必将为本地区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