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时政社会 · 金融证券 · 产业经济 · 食品安全 · 国际经济 · 地方经济 · 时尚生活 · 文化产业 · 中经视频
 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会议聚焦 > 正文
 
本着务实精神 加强具体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峰会前瞻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7月02日 10:28
黄富慧 李诗佳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将于7月4日至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此间外交人士和专家认为,此次会议将推动各有关国家继续本着务实的精神,在各领域加强具体合作。

    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说,会议拟通过“领导人宣言”,回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成就,分析挑战,对未来具体合作方向和重点举措作出规划。

    据了解,会议期间各国将签署“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跨境运输协定”有关附件和议定书、“电力贸易运营协议第一阶段实施导则谅解备忘录”、“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谅解备忘录”、“动物疫病防控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文件。

    本次会议主题是“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议题包括“成就与挑战”、“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指导原则”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行动”。六个成员国政府首脑以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将参加会议。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金立群认为,各国领导人将研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的战略领域,如交通、贸易、能源、环境和旅游等,讨论如何加强合作筹措所需的资金和智力资源,加快扶贫进展。

    次区域经济合作遵循的指导方针是“加强连通性、提高竞争力、增强共同体意识”。因此,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据了解,中国昆明经老挝至泰国曼谷公路建设已经开工,中国正在加紧老挝境内由中方援建路段的施工,有望2006年完工。第四次东盟非正式峰会确定了“泛亚铁路”线路方案。中国境内段建设有望尽快开工。

    专家预测,各国将在电力方面加强合作,妥善处理湄公河等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重视开发水电资源可能带来的生态和环保等问题。六个成员国还将就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维护展开讨论,并进一步开展各国电信业务的应用与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世界上动物疫情多发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禽流感的多次爆发使国际社会对本区域的动物疫情极为关注。专家预计,在此次会议上,各成员国有望全面启动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经济室主任柴瑜说,随着合作深度的加强,各方今后有望在贸易一体化方面取得进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成员国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来源:新华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