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企改革 > 正文
 
不能让"担子"与"帽子"成绊脚石

2004年10月28日 11:11
    国企改革这20多年来,一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更多的改革人士却也在一边过河,一边估量着自身的担子有多重,帽子是否会不易而飞。

    在国企改革必然要坚定走下去,国企产权改革也必须稳步前行的情况下,如何给改革者以轻装上阵而又不畏手畏脚的做事成了一大难题。

    作为研究国企改革的人士,张文魁对此也甚为担忧,担心地方政府由于怕担国资流失的“担子”、怕戴国资流失的“帽子”而不敢推进国企改制了。

    从现实情况来分析,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国企产权改革会使有关人员有关机构的身份、相互之间关系、实际利益发生巨大变化,如铁饭碗铁交椅打破了,上面有真正的老板了,长期的灰色利益不存在了,收入差距财富差距骤然出现了,这些可能都会引发资产流失的争议和控诉。同时,地方政府可能为了实现更大的“非卖价目标”而宁愿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卖价目标”。所谓卖价目标,就是指国有产权卖价越高越好。所谓非卖价目标,包括产权改革中要减少企业震荡和维护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更少地裁员或未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增量资本投入和未来更强的发展势头、企业继续留在本地的可能性较大而迁移到外地的可能性较小等等。

    而在实际当中,卖价目标的实现与非卖价目标的实现很可能不一致,譬如说,政府如果要求不裁员,购买者就可能要求卖价打折,如果要减少产权改革对企业的震荡,管理层收购可能更好些(主要对规模小一些的企业而言),但管理层要求打折的压力更大。地方政府在国企改革时可能更看重非卖价目标,这是由中国比较独特的国情决定的,但又不能公开牺牲卖价目标。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如果政府没有坚强的决心和甘冒风险的勇气,是难以是继续推进国企改革的。

    正因为有众多的利益冲突,在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利关系上,张文魁认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因而在未来,新国资体制的核心是中央和地方权利边界如何划分,在这方面,张文魁认为,中央对地方所属国资的权力只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中央统一确定国有资本的控制范围;第二中央统一制定国有产权的转让的公开性竞争性原则和程序;第三中央统一制定国有产权转让收入的使用办法;第四中央统一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容和格式。

    现在看来,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