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拆迁 > 正文
 
一个拆迁户的85次上访

2004年10月27日 15:22
王小霞
    2003年10月22日,中国经济时报以《官司赢了,他们仍然流离失所》为题报道了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四条55号赵宗寅一家17口人,在被强制拆迁一年多后仍无家可归的情况,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政府相关部门更是及时批示,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一年之后,2004年10月25日,赵宗寅之子赵伸向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哭诉,距离强制拆迁已经过去快两年半时间,两年多时间里他们累计上访85次,见了西城区政府几十位领导,但问题至今仍没能解决。惟一变化的,就是信访办的态度好了些。

    两年漫漫上访路

    赵伸一家17口人2002年4月27日遭遇强制拆迁,“自强制拆除事件发生以来两年多时间里,我们一家人无家可归过着动荡的生活,家庭全部财产被封存在大兴,使我们的正常生活遭受了严重的考验;目前只能艰难维持。而在此期间,没有来自政府方面的任何组织、单位或者个人对我们的遭遇主动给以过问、关怀、调查并解决。”

    赵伸无奈的告诉记者:“相反,我始终坚持依法在辖区内按照上访日上访,两年多时间里累计上访85次。通过信访办向西城区政府区长、副区长、政府办政务接待人员反映情况,直接向包括西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西城区法制办、西城区国土房管局、西城区司法局、西都地产(开发商)、递交了72份28万字的文字材料,以说明财产属性、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主张。但遗憾的是,至今未获得来自政府或者任何部门任何形式的文字回复。两任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区长在接待中的口头承诺无一兑现。”

    “在两年多的上访经历中,我们见了几十个领导,他们每每都表示对问题高度重视,一定会督促主管区长解决此事。”

    赵伸说,刚开始,基本上没人理我们,后来,上访的次数多了熟悉了,信访办工作人员看见也会问:问题还没解决呢?

    在我们上访见过的政府领导中,有领导曾经表示:赵家的遭遇(指赵家被强制拆除遭受的委屈和损失),“对赵家来说是莫大的事,对政府来说也不是件小事”。

    还有领导表示:“应该加快解决进度,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应该给人家一个明确答复。能协商的协商,不能协商的依法,再有问题走司法程序”。

    “多么清晰的态度和陈述呀!但是就是不能有始有终地解决实际问题,每次接待时表个态过后,问题还是没人解决。”赵说。

    几次希望之光终破灭

    在赵家两年多的上访过程中,曾经几度绝望的他们也几度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之光。

    赵家在新街口四条的这座院子,一共有44间房,近600多平方米,其中26.5间、300多平方米为原建,其余为自建。但西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在2002年3月28日给赵家下的拆迁裁决书上表明:赵家共有房屋20间,建筑面积296.2平方米,作价补偿44万元。在规定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协议,限期搬走。与此同时,拆迁办公室从来没有与产权人进行过任何接触与协商,但却与赵家的3位从未交过房租的房客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对于房屋产权人赵家,拆迁办口头告知:赵家房子的评估价格是17万元,加上拆迁补偿,总共44万元。

    不满房屋作价依据和补偿的赵家,依据有关拆迁管理条例向西城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02年5月15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7月11日,法院判决赵家胜诉:被告西城区国土房管局对原告(赵家)房屋作价文件未经过产权人确认,未有产权人签字不予支持;对原告的补偿不合理,不予支持。要求被告必须在60日之内重新做出裁决。但此时,强制拆迁早已结束。

    “在被强拆后,我们想找开发商商谈如何解决问题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2003年2月17日,我们开始了第一次上访。为了能让80多岁高龄的老父亲和70多岁的老母亲在有生之年看到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每逢星期三信访接待日就去西城区政府上访,但每次去都像祥林嫂一样不停的重复雷同的事情经过,就是没人给解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43次上访时,由于媒体报道的关注,当时主管西城区拆迁工作的隋区长认真接待了我们。”

    赵伸说,当时已经快要绝望的赵家终于看到了希望,而隋区长与赵家的谈话,更加深了他们的期望。隋区长说:我们不要揪辫子、打棍子,只要好好解决问题。赵家在拆迁受了不少委屈,政府表示非常理解。我们争取尽快解决,尽快结束你们现在没地方住的现状等。

    赵伸给记者提供了录音、记录等资料以证明自己在陈述事情经过时,没有任何偏颇。

    隋区长的谈话就如雪中送炭,让赵家一家人感激不尽。但眼看马上要解决的事情却最后没有了下文,因为隋区长很快因工作需要上调任职,走了。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赵家又开始了漫漫的上访之路。从43次、44次……一直到了2004年6月22日,赵家人迎来了第二次希望之光,西城区王劭卿副区长接待了赵伸和其哥哥。

    王劭卿副区长首先代表区政府表示对问题高度重视,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制订了两步走目标,即第一步:“不问产权、不问是非对错、不抬杠!先认认真真解决6户17口人的居住问题。第二步:将争议点和分歧点放在解决完安置问题后再谈;对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或者难以确认的问题,可以在安居乐业后通过司法手段加以确认和解决,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限。”会谈过程中与会各方一致同意王劭卿副区长代表区政府做出的决定和制订的目标,双方对此积极评价并表示赞赏。

    在随后的几次信访接待日中,王劭卿副区长承诺并安排开发商根据赵家的人口结构及居住情况,将安置和周转方案递交到西城区政府信访办,然后由西城区政府信访办组织相关部门审核后,形成书面文件转交到新街口大四条55号院房地产权人赵宗寅的委托代理人赵伸及其哥哥手中。

    但是,赵家人的希望很快又破灭了,开发商拿出的补偿协议是2002年7月11日西城区法院已经推翻的方案,赵家当然难以接受。赵伸说,正像前面各位领导以往对问题的处理一样,召开几次会议,最后均有形无实,让被拆迁人看不到问题能够实质解决的丝毫希望。

    西城区信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赵家的问题,西城区政府非常重视,信访办也在督促解决。但是,信访办也很为难,因为没有实际处理权力,信访办只能把情况转达给有关方面解决,有关方面解决完了信访办再转达给当事人。信访办只是起桥梁作用,没有实际处理权力。

    赵伸向记者表示,我们的问题真的那么难解决吗!据我们了解,中央领导及北京市相关领导都做过批示。到目前为止,有了前任隋区长承诺并批示,有了王区长直接参与协调还不行,甚至政府办公室下督办令调查办理此事,也仍然没有进展,难道政府只能执行强制拆除的行政行为,而不能对强制拆除造成的结果负责吗?难道我们选择逐级上访的方式反映问题有错误吗?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