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网特稿 > 正文
 
中秋,到鼓浪屿博饼去

2004年09月10日 09:25
殷陆君
    又是一年月圆时,月儿圆圆挂天边。想家的时候是中秋,旅居外地最忆是乡愁。记得有一年,中秋是国庆,北京煞是热闹,又是焰火升空,又是满街歌舞,但是其他时候就淡多了,仿佛中秋注定,就是望皓月当空,满目清辉洒人间,一行清愁上心头。

    厦门中秋不寻常。前年在厦门过中秋,正是望月时分酝酿情绪之时,朋友说"到我家博饼去",杨兄是闽南人,豪爽过人,到他家一看,大吃一惊,楼上楼下,灯笼高挂,小巷深处,家家户户燃起红烛,桌上摆着会饼。厦门全家老小、漳州亲朋好友,房子里挤满了人,十几个人围成一圈,向这些月饼虔诚地掷骰子,说是看月神赐福给谁,让他万事如意。热烈迷人,笑声不绝,状元不出,一玩到底。玩完后,大家对祖宗像台上上香,一种对祖先的怀念氤氲缭绕,一种对亲人的深情祝福传递。年近七旬的杨叔叔说,这还不算什么,以前更热闹,鞭炮声、烟火声不绝于耳,五彩缤纷的火焰,点缀着湛蓝的天空,比过年还热烈。博饼博出的亲情乡情!如果说,民俗中见文化,民俗中现民情,博饼让我感受到温馨厦门,让我觉得厦门可宜居。      

    去年中秋是夜,我有幸目睹了,金门.厦门两岸同胞在台湾海峡共度中秋的感人场面。君在古宁头,我在厦门岛,众人放焰火,海峡同欢腾。今夜的厦门.金门海域上空,月圆如盘玉,焰火似金花,把台湾海峡上空映照得格外灿烂,两地人民在海峡两侧载歌载舞,共庆中秋佳节。焰火升腾,勾起了两岸同胞的思念之情,来自金门的王先生说,祖国统一,早日团圆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做梦都盼着早日三通,经常能与台湾的亲人见面。

    万顷海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清清的海水倒映着两岸同胞联欢的笑影,却载不动深深的乡愁。晚上8时许,厦门"新集美"号载着240多名厦门各界代表,金门"太武号"载着200多名金门同胞,相聚在海峡中间的海上。互赠礼品,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金门.厦门文艺工作者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南音绵绵,思念连连;长歌曼舞,欢声阵阵;独具特色的闽南歌仔戏,更是使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两岸同胞发出会心的笑声。联欢高潮是,两岸同胞玩起了厦门独特的"博饼"游戏,这个游戏相传是明朝郑成功发明的,中秋之夜博饼不仅是娱乐,更是让来到台湾的明朝士兵永远不要忘记大陆是我们的家乡,是咱们的根。盈盈一水间,竞夕起相思,怀念隔不断,相约会有时。厦门.金门同胞在互道珍重中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祝愿两岸繁荣昌盛。博饼载出的是台湾同胞与祖国人民的血肉亲情!

    会中秋,去博饼是厦门特有的民间习俗。相传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厦门驱荷复台时,为解士兵中秋思乡之情而发明的,从此在民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清郑大柩《台湾风物吟》中描绘了这种热烈的场面:"夺采抢元喝四红,月月如水海天空;野桥歌吹音蓼寂,子夜挑灯一枕风"。台厦同俗,说明两地的血缘关系多么密切。说也奇怪,闽南地区,博饼这种习俗,泉州没有.漳州也没有,就是厦门留传到今。每逢中秋佳节,厦门家家户户,合家团聚,围桌博饼,欢快无比,成为厦门独有的景象。

    今岁中秋,正逢投洽会,可谓佳节配盛会,丽日正当时。8月28日开幕的鼓浪屿首届中秋博饼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鼓浪屿上,日光岩.龙头山寨、水操台、郑成功纪念馆、国姓井、皓月园,都是郑成功留有足迹的地方,在传统中秋博饼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举办博饼大赛,当然是别有韵味。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鼓浪屿区区长程建明说,鼓浪屿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丰富,但是在自然景观旅游日趋同质化、人文景观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传承发扬本地民俗文化、打造人文旅游品牌益显重要。厦门市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鼓浪屿中秋博饼民俗文化节",主旨鲜明,弘扬文化,生成品牌,娱乐生活,发展经济。中秋博饼民俗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趣味性大,参与性强,目前已自发流传至周边地区。中秋博饼民俗文化节,将作为一年一度的固定性的节庆活动,力争扩大影响力,使活动范围逐步从本市、本省扩展至全国、乃至走向世界,形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提高鼓浪屿的知名度,推动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说,建设经济文化,打造文化经济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投洽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鼓浪屿是厦门的世界品牌,民俗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一旦植入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会展节庆是文化的延伸,民俗旅游是文化的体现,博饼文化已成为旅游发展巨大的促进剂,在今后长期开展这种全国独有并被老百姓喜欢且具有社会与经济价值的中秋博饼民俗文化活动,是民心所愿,也是文化部门所向,把她作为一个节庆是一个创新,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体现。同时,把本地更多民俗文化活动开发为旅游产品,吸引中外游客了解本地文化、风俗民情,对于增加参与性旅游娱乐功能、扩大旅游文化内投涵、提升旅游文化品质、推动厦门旅游经济的发展的深远意义,相信我们今后就能看到。

    让文化与经济攀亲,让经济与文化结缘,厦门文化经济必将进入大发展的时代。

    中秋就要到了,让我们到鼓浪屿枕一席天风海涛,听一曲鼓浪屿之波,走,到日光岩上博饼去!

    新闻链接:中秋节博状元

    每年中秋节,厦门民间都会进行博饼游戏,方法是采用民间流传的掷骰子,参加者依次在一只大碗中掷6粒骰子,按照点数进行核算。博规有三十款,主要有一秀、二举、三红.四进.对堂.状元五种奖,由于骰子变化多端,这种玩法,寓教于乐,活泼有趣,传闻最早由郑成功亲自批准,在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每个搏饼大会设置"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的吉利数。全会饼设状元一个,直径约6寸,宛似一轮明月,饼上雕印着"婵娥奔月""桂树玉兔"等,每种奖都会得大小不一的饼。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