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厦门象在美丽的跑道上奔跑 |
|
2004年09月09日 08:30 |
|
殷陆君 |
|
记者不久前在机场偶遇戴尔亚太区总裁阿米尼奥和中国区总裁符标榜,由于戴尔中国客户服务中心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基地在厦门,因此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厦门,厦门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戴尔在厦门短短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占有中国IT业第三大市场份额的电脑品牌。戴尔速度让世人瞠目结舌,第一年产值17亿元,第二年37亿元,第三年70亿元,第四年175亿元,第五年250亿元,今年将有望突破300亿元,几乎是年均增长80%。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说,戴尔现在占厦门工业产值总量已是六分天下。
戴尔为什么选择厦门?记者1998年在上海见证了当时准备签约的情景,那也是第一次见到戴尔亚太地区总裁,Phil Kelly说:"我们特别赞赏当地政府官员对我们强有力的支持。" 1999年迈克尔.戴尔在"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上回答央视主持人问题时说:"我们觉得厦门的基础设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地的政府和当地的教育机构共同合作,给我们提供并帮助培训一些人才。此外,我们也非常喜欢厦门的地理位置。"
今天见到阿米尼奥,他对厦门已经非常熟悉。他知道厦门有一条堪称中国最漂亮的.可与美国夏威夷媲美的的环岛路,这条路沿着厦门岛而建,路势随地形起伏而行,随岛的自然形状而成,一边是碧海青涛绿带环绕,一边或是群山奇石树木葱茏,或是精品小屋铺陈,视线所及,生态环保,自成天然。今年,厦门在这条长43公里多,刚好与马拉松比赛距离接近的路上举行了国际马拉松比赛,谈及厦门投资几年感受如何?他说,在厦门投资,就象在环岛路这条世界最漂亮.最温馨的跑道上奔跑!
说到戴尔,记者今年去采访,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谈了一些微观的,再请他们谈一些企业文化,符标榜还有中小服务部总经理李和胜都说不太清楚,他们说,还是请王榕先生谈谈吧。
开始我们还以为王榕可能是戴尔的高级资深官员,但我们错了,王榕是原厦门市副市长,后来是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务职务几变,但有一个没变,那就是他一直是厦门市政府戴尔工作组的负责人,从戴尔进入中国,他就在关注,到现在几乎成为了戴尔的观察家了。
如果你问厦门戴尔的高层,每个人都会谈及厦门市政府的支持,戴尔先生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政府支持是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几任市长接力棒一样对项目的深层介入,组织各部门进行富有成效的谈判解决内部矛盾,达成优惠条件。
王榕清晰地记得那是1997年8月的一个周五,快下班了,突然办公厅值班的同志说,有一家叫戴尔公司的北京办事处问厦门投资的情况。学机电出身的王榕知道这是一家美国新经济产业的代表,虽然那时还不是很大,但成长性非常快,于是他马上打电话要求对项目求之若渴的高新区的办公室何副主任与办公厅同志一道马上买第二天早晨第一班机票。第二天11点多钟,当厦门的官员坐到戴尔办事处的人面前,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么快就来了"。刚下北京的飞机,正好有一天休息的阿尼米奥就接受邀请奔赴厦门,看了厦门的环境感觉很好,时任厦门市市长的洪永世很坦诚,"厦门也许有些条件不如上海,但是我们可以把戴尔的各方面要求都尽快地落实。"过了两月,阿米尼奥陪戴尔来到厦门,看到厦门机场附近那密密麻麻的民房已经变成了开阔的平地,水电路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这一切的一切,让戴尔感动不已,本已基本确定与上海签约的他作出了他在亚洲投资建第二个厂的决定。此后,厦门市专门成立了经贸.海关.机场等高级官员组成的戴尔工作组,24小时为戴尔解决建设中各项问题,不但"以公开、协作的态度帮助戴尔了解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及其相关问题,富有创造性、且留有余地地支持、满足戴尔的基础设施需求,而且与戴尔人员建立密切联系,树立其对未来融洽工作关系的信心"。 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工作小组,在戴尔的经常使用的公关资料中写着,"周密计划谈判程序,协助戴尔工作协调解决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为戴尔提供前后一致的信息,自始至终对其表示欢迎",这实际上就是赞扬厦门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是一个讲诚信的政府。
使戴尔更感动的是,由于我国出口加工区对于两头在外企业产品的政策使最初戴尔在苏州工业园区等采购的零部件,不得不到第三地周游一圈,才能进入厦门,这对于一个以零库存.对成本算得特别精起家的戴尔来说,是一个难以迈过的槛。这不是厦门能解决的问题,洪永世和王榕特地向国务院主管海关的国务委员吴仪专门汇报,海关总署在调研后,认为两个出口加工区和海关应与跨国公司新的经营方式对接,厦门又向苏州特地购买一套软件,解决了难关。自此,厦门在戴尔全球六大生产基地中成为增长最迅速的中心之一。此后,尽管机构多次改革,但戴尔工作组一直延续至今。
一个戴尔的成功,带来了更多的其他跨国企业。戴尔不但在厦门周边建立了上游产业链,还带来了一批为电脑服务的物流.电子生产商,如500强之一的伯灵顿物流。"自信.专业.敬业,你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让我们有一种信任的感觉",韩国晓星株式会社理事黄允嘉在会见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时竖起了大拇指。从洪永世到朱亚衍,再到张昌平,市长换了三任,而不变的是厦门市政府勤政.廉政.高效.奋进的作风。
厦门只有1565平方公里,但却盘踞了三资企业4550多家,世界500强有31家48个项目在此落户,2003年创造工业总产值1300亿的8成多。人口只有137万,财政收入超过149亿元,人均GDP超过5800美元,在全国名列前茅。在经济日报和权威经济部门发表的有关评比中,厦门被多次评为全国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城市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外向度高,国际化率高,体制优势和政府高效运作打了高分。
2002年"财富中国"杂志"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戴尔名列第八。"2003年中国各行业主要品牌用户满意指数测评中,戴尔台式机荣膺第一。作为戴尔中国生产基地的总经理李元钧先生,去年"五一"前,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劳模"称号,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特地在厦门宾馆为之送行。郑立中说,无论是以其对厦门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安置劳动力的就业贡献,戴尔老总被评为劳模,理所应当,在外资企业这是全省第一个突破,以后还将有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劳模不一般,不仅要是工作出色的劳动者,而且要德勤绩劳都出色才行。只要是劳动者,为国家作贡献,外商同样得到尊重,说明厦门人对外国人谋求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包容理念,反映了厦门人海内百川自成其大的开放心态。李元钧谦虚地说,我能评上,是戴尔的光荣,也是外资企业的光荣,说明厦门不但观念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体制创新也走在全国前列。由于劳模在中国既是荣誉,还是政治待遇,厦门此举一石击起千重浪,必将激励更多的外资企业到厦门投资,为厦门的经济腾飞作更大贡献。
今年,李元钧又被福建省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家,被福建省红十字协会聘请为常务理事。李元钧把这些都当成企业的荣誉,而非个人的荣誉,他把省政府重奖给他个人的汽车拍卖,捐献给厦门慈善机构,让人非常感动。福建省委代书记、省长卢展工对获此殊荣的企业家是这样评价的,有理想、有责任、敢创新、敢开拓、懂市场、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李元钧虽是技术出身,但长时期在外企工作,系统地学习管理,在管理中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快速过程中,企业家清醒地认识自己,比认识市场更难也更重要,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如果说戴尔是在世界最美丽的跑道上奔跑,那么以戴尔、阿米尼奥、李元钧为代表的企业家就是最好的运动员团队,厦门各级政府公务员就是最好的裁判员,而创造这一优良环境的厦门市政府无疑就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最好品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