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网特稿 > 正文
 
厦门会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04年09月08日 12:28
殷陆君
    说厦门,道厦门,厦门美名扬天下,在东海之滨长大的女市长黄菱,自然是谙熟于胸,如数家珍。

    人们说,厦门的美,首先是其上天赋予的天然形成的海滨城市形态美,目前的厦门除了厦门岛,还有数百个小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镶嵌在台湾海峡万顷碧波之间,蓝天、碧海、白滩、青岛,织就源于自然的美厦门,确是造化钟神秀,浑然天成奇。不必说旖旎的海岛风物宜人久留,也不必说鼓浪屿钢琴艺术动人声情,更不必说闽南侨乡遗韵传承文化,单就那湾浸染着几多乡愁的浅浅的海峡就让人无比神往。

    厦门之美,更在于得自于天时地利之外的特区开放之美。天公造就自然美,但要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后人的雕琢。领开放之东风,携改革之新锐,厦门经济特区在23年的历程中逐渐长大、变高、变靓、丰韵、入神,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的功能完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和成功建设,使厦门岛其巧夺天工的白鹭外形下有了丰富的内涵,经济的因子植入美丽的厦门,改革的活力拉近了海峡,开放的翅膀亲吻世界,厦门,真正腾飞起来!

    今年,厦门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760亿元,23年平均年递增长率达18%,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大中型城市连续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城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超过3000万吨,与40多个国家的60多个港口通航,其中集装箱港口已超过200万标箱,进入世界港口前30强。航空港旅客吞吐量400多万人,接待游客2002年就已超过1000万人次。

    厦门已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齐全、内外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基地

    有着长期外贸工作经验的精明,有着大学历练背景培养的睿智,更有女性特有的魅力的黄菱副市长说,我有幸见证了特区的发展历程。黄菱说,伴随着厦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厦门的会展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性到全国性的历程。

    1985年,厦门建成了一个当时全国一流的富山展览城,并举办了首届厦门国际展览会,标志着厦门会展业的正式诞生。1991年底,6年间共举办了近百期的地方性展览会会,平均每年超过15期。1987年创办的福建省投资洽谈会成为市场培育和区域经济推动下的一个中国东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投资促进盛会,成为俗称"厦交会"和简称"投洽会"的前身。

    1992年至2002年间,是厦门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十年间,不但培育了"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一个重要的全国性唯一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品牌,而且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平台。十年来,共举办了总展位超过10万个国际标准展位的260期展览会,平均年增长率达11%。由原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和中国商务部为主办单位,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作为承办单位,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为协办单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这个共同架构,不但最普遍地把最广泛的国内投资机构团结在当今投资导向"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主题装点的旗帜下,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的纷纷加盟参展,使厦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境内外资本对接进出的桥头堡。厦门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壮大中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世界在推开厦门这扇窗户的同时,成功进入了世界最充满活力的市场。"投洽会"、"台交会"等系列厦门品牌,大大推进了厦门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厦门大学率先建立了会展专业,为会展人才进行储备和理论探索。与会展业共成长,在会展经济的推动下,厦门成长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发达、会展产业优势突出的城市。

    谈到厦门会展的现状,黄菱副市长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外经贸工作的专家,喜欢用数字说话,她举出了衡量会展经济体量最重要的三个数据,厦门会展营业收入、就业人数和品牌会展数都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以来,厦门共举办了350期各类展览会、博览会和交易会,共有包括600多家跨国公司在内的10万家企业与会,吸引了500多万专业观众参展,成交投资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238家企业专门从事展览经营业务,从业人员超过       万人。更为重要的是,厦门在举办大型活动中培养出了一个优良的会展环境和运转灵活的有序体制。一期占地47万平方米的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厦门会展的代表作,据权威媒体发布的数据,其室内外展区面积均在全国名列前三甲,由于发达的旅游业使厦门酒店业成熟度和国际化程度在全国排名前五。保障有力使厦门会展气候深长,厦门市还专门成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协调小组,市政府常设会展办机构和专门从事"投洽会"组委会会务工作的国际投资促进中心,行业法规更是与国际接轨,利用特区立法权,制订了《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会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会议展览业行规行约》等管理法规制度。这种制度的力量将使厦门会展在以后的区域竞争中处于先行先试先发先至的有利位置!

    展望明天,黄菱说,厦门市政府将把会展经济作为未来厦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努力把它培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龙头。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提高产业化水平,以开放促发展,引进世界知名会展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培育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同时强化品牌意识,从政策上、人才机制上和资金扶持上,大力培育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定期举办和与厦门产业经济关联度大的会展,力争每季有一个类似投洽会和台交会的重点品牌。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厦门将伸出热烈的臂膀欢迎四海宾朋投资参与发展厦门会展经济。

    谈到目前国内城市竞相发展的会展业,黄菱充满信心地说,尽管各城市竞争加剧,但由于厦门会展相关的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业相对形成气候,厦门办会办展的经验相对丰富和特区机制的力量将使厦门会展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优势,而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对台特色化正在成为是厦门会展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实践。厦门会展经济一定乘势而上,抓住较高平台上新跨越的机遇,擦亮加油、做大做强厦门会展品牌。

    风物长宜放眼量,明天的厦门必将以中国会展名城的崭新形象屹立在太平洋的西岸!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