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投洽会:对外开放的靓丽窗口 |
|
2004年09月07日 09:11 |
|
殷陆君 |
|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年度世界投资报告称,1980年到2002年期间,全球经济整合顺利,直接投资增长较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迅猛,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1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10倍,作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快速代表的中国大陆表现出色,从1990年的第17位跃升到去年的第4位,共吸引外资4480亿美元,令人刮目相看。去年中国大陆吸引外资更是高达52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记录。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成长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8日在“国际花园城市”厦门隆重开幕。作为中国唯一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盛会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据商务部统计,前7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4070个,合同外资金额近825亿美元。如果把它放到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背景下去考量,可以知道,其吸收的合同外资金额占中国大陆同期合同外资的总额超过十二分之一,而吸收的实际投资总额则是约比占同期的十分之一。
丹桂飘香的日子,我们收获金秋。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内大型国际招商活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必将以其吸收外资的丰硕成果,再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福洽会到投洽会,是平台的提升,更是对过去的肯定
站在新世纪的潮头,回眸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历史,可以发现,其走过的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对外开放20多年的历史进程的浓缩和折射。
1987年9月8日,福建省四个地市人民政府在厦门经济特区组织举办了“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俗称厦门98,也就是第一届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
从开始就参与筹办福洽会的象屿集团总裁王龙雏回忆,第一年大家看效果还不错,第二年不用动员全省九个地市就一齐来了。第三年,江西.广东等周边不少地市纷纷加入到主办方中来。不到五年功夫,就从一个自发的地区性的招商引资专题会逐步发展成为覆盖闽粤赣等省,影响华南东南地区的集投资.洽谈.经贸于一体的经贸盛会。
有实力才有魅力,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丰硕成果吸引了世界的目光。1991年,被国家确定为口岸性经贸洽谈会!1996年迎来了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十年庆,厦门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国家加盟,3万多海内外客商,代表48个国家和地区,主办单位达19个,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中央主要媒体以“9月,半个中国在厦门,半个世界看98”醒目标题报道大会盛况。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450项,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57亿美元,外贸成交额超过13亿美元。这一喜人成果,在全国当时的所有外经贸交易会中创造了新的历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办展形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始了由计划经济行为向市场经济行为的转变,由单纯的政府办展,逐步开始进行市场办会的新的探索,大踏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与世界会展经济对应,成为全国对外经贸洽谈会发展的方向,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面临高平台上新跨越的历史契机!
中国投洽会成绩巨大;从地区性到全国性,一届办得比一届好
天道酬勤,1997年,厦门的投资贸易洽谈活动翻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这年春天来得特别早,去冬盛开的红梅还在枝头绽放,厦门的市树凤凰木已开始吐绿。1月15日,经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无疑这是向世界宣布,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吸收外资的政策,欢迎各国加大来华投资力度。同时,也是向全国各省市明确,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唯一的以投资合作为主题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投洽会”不仅是在厦门举办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也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个个都是东道主,人人代表中国投资形象。
震耳的礼炮还带来了春天的声音,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同时明确,每年“9·8”在厦门召开,由其主办,由各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成员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厦门市政府承办。全国联办,举各省市自治区之力,一起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个平台搭好夯实。定位则在总结福建投资贸易会十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对外经贸形势,进一步明确为:以招商引资为主题,以内外贸易为辅助,以多元化展示为依托,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为特色。原外经贸部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协调各方,整合各地,专门成立相关机构,把工作做深做好,从而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围绕招商引资主题,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进行了高效率的运作,组织各成员单位认真对项目进行筛选对接,专业立项.大力推介,努力做好签约前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做细做实。使投资商能够方便.快捷地捕捉到投资机会。
1997年9月8日,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了6200多名海外客商云集厦门,中外双方签定投资项目合同1668个,总投资62亿美元,其中外资金额超过46亿美元。同时还签订了1046个协议,协议外资金额达成100亿美元,贸易成交额也超过11亿美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由于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招商引资方面成功显示的魅力,全国各地都开始高度重视起来。到1998年的第二届投洽会,报名参加的成员单位达到42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举办投资贸易洽谈会时第一次照了一张“全家福”。曾在组委会长期担任组织工作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说,这张全家福不容易,说明“投洽会”工作做得不错,厦门有实力办出水平,有能力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这说明真正得到全国外经贸部门的认可不寻常,标志着,各省市自治区的积极性都开始调动起来了!
第一.第二届的成功,使在厦门举办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基本完成了由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变的历史进程。平台在提升,品牌在形成,实力在彰显,特色在展示,魅力在释放,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真正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
每年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联席会在各省轮流开,每届开馆式由各省轮流主持,这些制度的创立,使各省市自治区的热情高涨,都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常办常新,办出新世纪新水平。无论是参会外商,从最初的6000人发展到去年的多,还是参加国家和地区,第七届的102个比第一届翻了一番。项目更多,内容更新,参与更广,主题更贴近时代,更与世界经济同步,确保了一届更比一届好,一届更比一届有成效。
从全国性到国际性,影响红出国门外
如果说前两届还是造中国投资平台,主要还是突出全国性的话,那么从第三届开始,突出国际性特色成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新亮点。第二届的特点是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全国性,二是突出以投资项目洽谈为主,三是突出对中西部利用外资的宣传和推介功能,四是突出对台经贸特色。原外经贸部在第三届中国投洽会组委会上明确,要在保持原有鲜明特色的同时,面向国际,突出以吸纳投资为主,强化引资主题,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带头作用,从而带动中西部利用外资的发展,强调不但要在吸引外资的数量上提高,更要努力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对国外的招商力度,明显加大,而且广泛开展走出去招商,增设了跨国公司馆,组织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国外经济团体.中介机构等前来参展,进一步扩大了中方项目与跨国公司的接触与洽谈。举办“迈向21世纪的国际投资合作”高层研讨会,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和沙特.英国商业贸易大臣等都应邀演讲,使国际性色彩呈现。本届投洽会尽管客商与上届相比只略增一点,但是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418名客商到会,国别增加了20多个,其中欧美客商879人,比上届增加了14%,国际的参与程度加深,使中外洽谈更趋活跃,共签订合作项目1228个,外资金额达84亿美元。在突出对经贸合作的同时,强化科技招商,增设了高科技馆并首次举办了高科技项目的研讨会。
从国际上说,投资博览会与贸易会展基本分离是一个趋势,投洽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因时度势,逐步淡化贸易味道,更加突出投资主题。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新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座现代化程度在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会展中心是一座填海工程,占地面积47公顷,近处是摄人心魄的如茵绿草,凭栏处视野触及则是碧波万顷的大海,气势恢弘。在其中举行国际投资贸易盛会,与会者自然心旷神怡。进一步突出国际性和投资主题,投洽会首次将投资与贸易分离,使投资洽谈更加突出。在展馆的设置上,专门设立投资区,重点展示全国各地的投资环境.投资导向和投资政策。首次设立台资和外资两个贸易馆,成为展示中国利用台资.外资的重要窗口,台资.外资企业参展热烈,期间台资.外资贸易成交非常活跃,占了7亿多美元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设立国际投资论坛,论坛以“中国FDI与经济全球化”为主题,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差.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丸野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等经济学家莅会演讲,对于沟通国内外投资信息,促进中国投资体制与世界对接起到了良好作用。外经贸部在以后的几届组织会议时,通过每年一个新主题,每年请一些新的高层人士,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国际投资论坛,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与信息发布的最高论坛,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平台使国际人士更加关注厦门,关注中国,今年,世界投资报告也将在这里发布。由于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定位更加准确,本届投洽会到会外商大幅猛增。国外客商与国内客商平分秋色,办会形式的更新,中介组织的进一步深入,标志着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世界性的投资盛会。从参加第一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每届水涨船高,第二届60多个,第三届80多个,第四届89个,第五届97个,第六届保持97个,第七届达到10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客商从6000多到去年的11781人,如果从世界上的国别数算,真的是“厦门98,大半个地球在看你”!从国际影响来说,厦门98,中国夺目,世界瞩目!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造声誉日隆
时代的车轮把我们引入21世纪,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回首改革开放的历程,回首招商引资的经验得失。一个从中国企业集群发出的声音让世界惊叹,中国制造风行全球,为什么不出国打中华牌?我们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到中国去,是跨国企业的自发行动,中国企业跨出国门闯世界,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1993年起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引进外资大国,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广阔的市场和经济拉力牵引着外资纷纷进入中国,跨国公司更是把中国当作淘金的富矿。我们重视引进来,是为了提高我国的产业和科技发展水平,当然要有针对性,要有门槛。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首次组织40个成员单位,重点推出我国鼓励发展的28个产业领域,首次设立了汽车.化工.IT三个主题展区,组织中外三大行业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展示,福特.通用与东风.红旗同擂,摩多罗拉.爱立信与厦新.TCL同台,戴尔.IBM与联想.四通同场,中国名牌与世界品牌同展会,成为一大靓点。
更为醒目的是,大会成功举办了“中国与南非”、“中国与尼日利亚”、“中国与欧盟中小企业合作”等双向研讨,促进双向投资与合作成为重点和热点。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强劲动力,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风行全球的中国造能到当地安营扎根。首次设立的境外投资促进机构展区,不但吸引了来自阿根廷.古巴等发展中国家,而且还吸引了英国等发达国家。第一次举办走出去的招商会,就有这么多国家响应,连会议组织者都有些意外,2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引资机构及中介组织展出投资环境和项目。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境外投资促进机构展区又有新的突破,外国报名踊跃,“阿拉伯国家投资环境宣讲会”、“上海合作组织投资论坛”、非洲国家经贸情况及投资环境介绍会”、“太平洋岛国投资环境介绍会”、“巴西投资环境说明会”、“埃及苏伊士特区投资环境说明会”等六场专题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参与。来自阿拉伯七国.中亚六国.非洲十五国.太平洋及巴西十二国的部长们对中国企业家进行了一场难得的“邀约走出去”的热身战。
第七届首次推出外商对华项目对接会,由投资商搭台,与国内招商引资单位一对一洽谈,,行业对接会使洽谈模式进一步创新,效果更是出奇的好,68家投资商与引资方,18个行业达成了意向,协议资金约12亿美元。
走出去,时机已成熟。前外经贸部长石广生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已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中国企业,是走出去的时候了!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已居世界第6位。据外经贸部数据,200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达5100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障基本成熟。同时,20多年的开放实践,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走出去不仅可以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为加强多边经贸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截止2002年6月底,中国在境外设立非金融经营机构6758家,协议投资金额132亿美元,中方投资近100亿美元。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2亿美元。累计签订对外劳务合同额2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外派劳务累计260万人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加工.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原外经贸部合作司负责人刘迎军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走出去对加强海外资源开发,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部分行业特别是石化.纺织.家电.建材等行业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了通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发展与技术升级,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今年,就厦门而言,金龙联合汽车有限公司开始把国车金龙走出国门外,在亚非开始了生产基地的建设。厦门东林电子公司的总经理贾强虽然是个年轻人,却早已把市场经济的触角伸向东欧.南亚,荧火虫牌节能灯叫响菲律宾等地,其闯国际市场的经验成为厦门企业走出去的教学案例。
从投资贸易并举到投资展览,国际博览会并不遥远
回顾投洽会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发端,还是后来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都是把投资和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前十届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还是前二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贸易与投资一样都是会展的亮点,甚至中间一段还成为烘托人气,提升氛围的最重要手段,有几年还成交额格外辉煌,都是10亿美元以上。有识之士指出,作为中国唯一的吸收投资为主的国际促进盛会,应该有所侧重,特别是根据国际会展的新趋势,投资与贸易两分离,是一个发展方向。从第三届开始,贸易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角色开始有点淡化,第四届开始首次将投资与贸易分离。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后将向国际知名投资博览会的目标迈进。
多次参加会展的境外机构人士认为,厦门98一年比一年办得好,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更严密有序,对参展单位和活动的安排,越来越符合国际投资会议通行的惯例,对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友好洽谈,提高命中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厦门完全有可能成为东南亚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重要的投资博览会。
确实,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办一届,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特点越来越鲜明,成为海内外客商加强了解.相互沟通,洽谈投资项目.促进双方合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已经由最初的中国单向的招商引资活动发展成为开展国际多边投资合作的盛会,由最初的投资贸易并重到突出投资主题,成为特色鲜明.个性独出.活动丰富的盛会。
厦门市长张昌平说,厦门的外向型经济已经形成气候,有能力承接国际资本的集聚和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厦门已经成为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的平台,对外经贸的重要口岸,两岸合作交流的基地.国际友好交往的窗口.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彩桥。厦门今后在建设经济特区中心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城市的过程中,将在硬件和软件的产业发展布局上,主动对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适应国际经贸发展需求,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经贸互动,有信心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投资博览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