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乘势而上好戏连台 > 正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普遍回暖 东北技工回流

2004年07月08日 08:11
彭冰 林洁 郁进东 何磊
    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闹起了技工荒。

    据沈阳市劳动力市场第一季度供求状况调查,机械冷加工工人和工件表面处理加工工人,成为人力市场最稀缺的资源,供需比分别达到1∶3和1∶2。除机械行业外,电子和汽车领域的技工供需矛盾也颇为突出。

    可最近出现的另一种现象,让东北企业似乎看到了希望,却引起了东部发达省份企业的警觉———那就是,十几年一直“东南飞”的东北技工群体,出现了回流现象。

    “技能人才大本营”也唱空城计

    “技工缺口确实不小,尤其是35岁以下的青年技工和中、高级技工。”沈阳市就业服务局职业中心副主任侯伟告诉记者,目前,沈阳当地企业对技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年龄却要求较“低”。

    “老技术工人基本都45岁以上,年龄偏大,对数控设备难以操作。而高素质的年轻技术工人凤毛麟角。”一家在沈阳市场内招聘的企业工作人员感叹。

    在长春,也出现了技工短缺的情况。具有技术等级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求人倍率远远高于普通人力资源,高级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高达3∶1,即3家单位抢1个应聘者。工作人员说,用人单位奇缺高级技能人才,而求职者中绝大多数是初级水平,供给与需求形成了“剪刀差”。

    作为“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型重工业基地,东北是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摇篮,并因而获得了“技能人才大本营”的美称。

    前些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制,相当数量的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产生了大量下岗技术工人。

    于是,技能人才“东南飞”,被认为是“双赢”的事情———东北“僧多粥少”,东南“粥多僧少”。技能人才“东南飞”,既缓解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又满足了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需要。

    没有人能说清,到底有多少东北技术工人选择了“孔雀东南飞”。但如今,正立志振兴的东北,开始感受到了“技工短缺”的痛苦。据了解,仅沈阳市目前装备制造业的人才缺口就达几万人。

    “企业常年都在招技工,可总是招不够。尤其是龙门铣、龙门刨等工种。”沈阳机床集团第一机床厂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抱怨说,只要能招到优秀的技工,他们愿意多开工资。因为,尽管用人成本高了,但企业效益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而大大提高。

    发达省份敏感东北技工回流

    由于优秀技工难寻,东北当地企业开始不断提高技工的工资待遇。从2002年到现在,沈阳市技工的身价将近翻了一番———熟练技工月工资超过两千元,一般的,也都在1000元以上。长春当地企业为技工开出的月薪标准也几乎涨了一倍。

    最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普遍回暖,更重要的是,当地企业给技能人才开出的薪水已经和南方企业相差无几。于是,人们发现,“东南飞”的技能人才开始“回流”———

    今年3月份,宁波市49家企业奔赴沈阳招聘技术工人,与两千多名应聘者达成了用工意向。但宁波市就业局职业中心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到5月初,各企业实际在岗的东北技工大概只有40多人。

    “确实有不少回来的。我们曾为广东一家锅炉企业输送过5名技术工人,目前回来了两个;为福建一家起重机设备公司输送过9名技术工人,目前回来了3个。”沈阳市就业服务局职业中心副主任侯伟告诉记者,2001年,该中心还曾送36名技工去奉化应聘,当时留下了10多名,如今已回来了四五个。

    浙江省奉化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夏主任,这些天也正在为东北技工回流的事忧心,为查明原因,他多次跑到企业去了解情况。

    南北工资水平差距在缩小。夏主任发现,这是吸引技工回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3年开始,沈阳企业因为招不到技工,普遍提高了对技工的薪酬待遇,如今,就月收入而言,南北相差也就1000元左右。一些南下的工人感觉为了这1000元,背景离乡不值得。

    “实际上,我们一般也就给开两千多元的月工资,一个熟练的操作工,可以开到3000元以上,但要求他们加班加点的时候也多一些。”宁波某机械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宁波的这个工资水平,与沈阳相比,差距不过1000元。

    “抛家舍业也是一种成本。南下技工年龄大多不小了,家里孩子要考学,老人要照顾,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要付出很高的亲情成本。工资吸引力逐步减弱,加上,在南方生活不适应,就有了回乡之念。”沈阳市就业服务局高级职业导师高凤翔认为,这种流动很正常。

    据悉,技工回流现象,已引起珠三角、长三角许多政府部门的重视。宁波市就业部门已经在企业逐户进行调查与统计,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后对症下药,留住南下技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