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国家环保总局:绿色GDP是中国一次试探性敲门

2005年03月05日 10:29
贺军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月28日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已于近期在十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这10个试点省市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重庆和四川。这次试点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绿色GDP的试点在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甚至经济发展历程中,都可以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至少意味着,中国在传统的以GDP为指标的经济评价体系中,已经在慎重地考虑环境和生态因素了。可以说,绿色GDP试点是中国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起步。

    人们会问,这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会有多大影响?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从统计上看,绿色GDP会比GDP的值要小得多。在统计上的具体差异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念:一种观念将环境与生态视为人类的财富,是福利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念则否认这一点。遗憾的是,现实的世界是按照后一种观念运行的。

    尽管笔者认同中国进行绿色GDP试点的开创性贡献,然而,对于它在短期内所能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笔者并不乐观。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的最大的现实。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必然要追求经济增长,追求财富的积累。十三亿人改善生活水准、追求物质财富的渴望,是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持续发展、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然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在中国有典型的体现。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与破坏也在逐步加深。

    从世界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而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也难以跨越这个阶段。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搞环境保护时,就想避免走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但实际上,中国不仅重复,而且还强化了这条道路。这似乎又一次印证了一种说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保护是奢侈的。即使到现在,全球也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正式采取绿色GDP的统计方式。中国会首先实现超越吗?这种可能性极小。

    其次,实行绿色GDP是对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一种观念变革,而这种变革的难度极大。正如前面所说,绿色GDP是一种观念。推行绿色GDP,就是一种观念大改变。比如,在中国各地官员所“遵从”的GDP导向的政绩观中,推进绿色GDP的难度注定极大,因为绿色GDP会大大降低GDP的数字。对企业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它们需要为环境污染付费,这将极大地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正是这种极为普及的观念,使得环境保护在一些地方执行时极为困难。

    在中国还有一种普遍的观念,大家都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与企业和个人无关。这就导致了环境与生态保护,在中国缺乏公众的认同和参与。也就是说,在中国搞环保缺乏群众基础,也难以获得来自大众的力量。

    因此,现实地来看,中国实行绿色GDP的试点工作,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尝试,是中国政府推动的一次试探性敲门。
来源:SRC-101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