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一直以土壤肥沃、植被茂盛闻名于世,曾有“抓一把土就能攥出油”的说法。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土地持续大规模、非理性地掠夺式开发,东北地区的土地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以黑土地为代表的东北平原沙化严 重,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
风沙危害 黑土流失
多年以来的风沙危害严重制约着辽宁北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缘分别与辽宁省的昌图县、康平县、彰武县接壤,这些地区生态脆弱,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据辽宁省林业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辽宁现有沙漠化土地123.6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近9%。沙患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吉林的榆树、九台等县市记者看到,大面积的良田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大块儿耕地变成小块儿,小块儿耕地不断变小,最终被侵吞掉,而冲沟断垄形成的“鸡爪沟”,即侵蚀沟则随处可见。
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沙地分布在沿嫩江干流两侧宽165公里、长300公里范围内,形成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面积达4000多万亩的长条型沙区,面积已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
7月初,记者在黑龙江省宾县、明水等地采访时,并没有看到想象中东北平原那一马平川、松软肥沃的广袤景象。传统意义上的黑土在一些地方颜色变淡、逐渐退化,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沙石遍地、怪石裸露的不毛之地。
治沙成为头等大事
近几年, 在辽宁省康平县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风不停,民不宁;沙不固,民不富。”2002年以来,康平县委、县政府提出“林农牧”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康平县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5万多亩,新植林成活率达95%以上。康平县经济贸易发展局局长于飞介绍说:“康平这几年植树造林力度非常大,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绿化甚至已经成了招商引资的一张牌。”
在康平县邻近的辽宁省彰武县后新秋镇西旧府村有一个大水泡子,当地人叫它西旧府水库。几年前记者来的时候,这里剩下很小的水面。如今,悬在水田上面的滚滚沙海已经被苍翠的青龙牢牢锁在脚下。从2000年起,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与后新秋镇合作,在这里建立了占地7500亩的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将这片滔滔沙海围封起来,技术人员采用22种治理模式,在沙丘上大显身手。
在流沙移动较强烈的地段,治沙人员先设置机械沙障——平铺式草方格,然后在每个草方格内双株栽植沙柳、沙地柏等,形成“固阻结合”的防风固沙带。站在沙丘顶端,一抬眼,一只野鸡飞过,消失在前方的林草中。目前,辽宁省沙区有林面积已经由治理初期的80万亩增加到641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了22%。辽西北地区已经构筑了一条绿色屏障,延缓了科尔沁沙地的南袭。
距离齐齐哈尔市约150公里的黑龙江省泰来县,属于科尔沁沙地的延伸部分。20年前,泰来县到处是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严重,“风起沙飞扬,种啥啥不长”。典型的生态贫困,让人们认识到只有改善环境,才能挖掉“穷根”。近些年来,泰来县下大力气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网,进行防沙治沙。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2%提高到现在的11.4%。如今这里的部分乡镇变成了神奇的绿洲:傲然挺立的樟子松、迎风摇曳的黄沙柳、枝繁叶茂的杨树和嬉戏其间的野鸡、野兔,初步形成了生态良性发展的小气候。
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东北地区土地沙化严重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东北财经大学东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兴志说,持续大面积的土地沙化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东北平原宝贵的农业资源,损害了“东北粮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破坏了我国北方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
多年来,尽管林业主管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治理土地沙化,但由于人为活动过于剧烈,土地沙化势头仍呈上升趋势。如何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合理保护东北平原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而使整个东北地区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东北沙化地区的特点是人口密度高,农业人口比重大,经济相对落后,经营粗放,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长期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使局部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原本已被林草固定的沙地,又重新成为流动的沙质耕地。
辽宁省林业厅副厅长马志刚表示,妥善处理农林牧的矛盾,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保护东北黑土地,治理东北土地沙化的关键举措。扩大沙化地区农民的经济来源,改变他们单纯依赖土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下一步防沙治沙的重点。
令人高兴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东北地区干部群众开始自觉强化防沙治沙意识,下大力气协调沙区各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东北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