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东部各省市开始还欠账:从求速度到求效益

2005年03月20日 16:11
谢登科 李光茹 朱国贤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破浪前行,一路领跑中国经济。

    高速度,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看作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成就的显著标志。与全国西高东低的自然地理走势相反,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隆起高地。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实践中,在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显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

    阳春三月,穿行于东部地区的广大城乡,记者强烈感受到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让领跑的步伐更稳健

    今年以来,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福建、深圳、海南等10省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约而同地分别调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中,调幅较大的广东和山东分别调低了4.2和5.3个百分点……

    “我们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压掉那些质量不高、有负效应的速度。在制定发展目标时,我们所考虑的核心指标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董富胜的这番话可能具有代表性。

    点击国家统计局网站,东部地区各省市改革开放25年来的一组组数字,忠实地记录这些经济先行地区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和对共和国的贡献。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10省市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经济增长速度则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四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省份的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一半。

    然而,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等等与高速增长结伴而来的难题摆在了东部地区前进的道路上。

    “由于过分看重GDP的增长,我们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留在了后面。”广东省经贸委一位负责人说,“必须承认,支撑我们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主导下的经济列车,在高速运行中必然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发展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率,而是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复合型目标。”改革开放25年来,深圳经济年均增长近30%,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说,“作为经济先行区,我们不仅在速度上杀出一条血路,更要在效益和质量上为全国作出表率。”

    李鸿忠告诉记者,深圳市将200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13%左右,比2004年实际增长率降低了4个百分点。这也是深圳市继将原来规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日程表推迟5年后,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出台的又一新举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以来,长三角各地正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减少对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经历了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洗礼,一度以经济增长速度和总量为首要目标的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冷静和富于理性,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环境保护、资源损耗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相继被各地纳入考核和竞争体系中来。

    “我们要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领跑者。靠吃兴奋剂夺取的世界冠军,是得不到认可的。我们不仅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稳、走得好。”上海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用绿色GDP指导发展

    来自国外一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造纸类项目最近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遭遇“红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一段时期以来,这个开发区已累计将总额8亿美元以上的污染型、耗能型投资项目拒之门外。

    在长三角地区采访,“绿色GDP”“循环经济”是当地负责人谈得最多的词汇。浙江省湖州市提出,决不能搞牺牲生态环境,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发展,决不吃子孙饭。近一年来,该市就否决了数十个新开矿山项目。

    东部地区的反思和觉悟是难得的。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峻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03年,广东省能源综合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均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去年我国GDP超万亿元的四个省份的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同样名列全国前茅。

    据测算,我国一年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分摊13亿人口,则每人用掉了4至5吨的资源,其中,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东部地区经济列车一路飞奔的尘埃里。目前,东部沿海各省市到2010年的规划用地指标均已经提前用完。

    不再过分强调拼总量、拼速度、拼规模、拼座次,而着重处理好经济与生态、资源、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让能源消耗、环境改善、区域协调等综合指数融入到GDP中,让经济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2004年,全国第一份《产业效能指南》在上海出台,上海不再仅仅以产值等指标来衡量产业,而是加入了资源、用地、环保、技术创新等新指标因子,高能耗、占地大、易污染的企业被拒之门外。当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北京、广东、福建等省市也相继提出,将衡量环境和资源等方面损失的绿色GDP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积极尝试运用绿色GDP指标来衡量、指导发展。

    连续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深圳不再以GDP论英雄,而将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近日出台的“效益深圳”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由“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和“创新动力”三方面构成,其中仅“生态环境”的指标就达16项。

    “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论英雄。”李鸿忠说。

    在下决心砍掉一些低效益增长速度的同时,东部各省市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高速度发展形成的“历史欠债”,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包国新告诉记者,在2005年江苏的省级财政投向安排中,用于支持苏北发展、“三农”等重点项目的投资计划比上年高出100亿元以上,成为今年财政支出增幅最大的科目。

    今年北京市将拿出更多的政府投资投向郊区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以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

    向自主创新寻求不竭动力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资本积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举动直接关乎全国发展的大局,在一些领域甚至赢得了世界的喝彩。在长三角,全球范围内每10台电脑中就有1.5台的主板在此生产,每2只鼠标中有1只在此制造,每10部手机中就有3部的液晶显示屏由此提供……

    但是,与制造业的如火如荼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相伴,作为一项重要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仍然是这里大多数企业的“软肋”。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而制造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1.5美元。

    “这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更是东部地区需要担当的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人士指出。2004年,浙江省实现工业增加值530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制造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不下决心解决这个深层次矛盾,浙江经济快车将前进乏力。”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省长吕祖善最近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忧思专程前往中科院寻求支持,希望借助对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浙江打造三个平台,即区域特色经济技术支撑平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人才信息要素集聚平台。今年年初,浙江已动用1亿多元财政资金投向省内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用于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

    浙江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审视与渴求,昭示了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高新技术改造、大跨度转移重组和大力度压缩淘汰。

    从2004年开始,上海市财政预算每年拨款20亿元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希望使一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去年全市仅27家集团企业的科研投资就超过80亿元,同时,还筹措了10亿元资金,实施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原创”或“自主技术”,正成为越来越多上海企业的追求。

    “上海要在若干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上一流企业对话。”上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奋起直追。”

    在南粤大地,从政府到企业,正在全面推进科教兴省战略,举全省之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能级,为谋划新阶段的腾飞而“二次起跑”。“一个地区、一家企业能不能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中科健公司董事长郝建学说:“深刻的教训表明,企业不能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老路,惟有自主技术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今年,江苏省把重点加快产业升级示范区规划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仅张家港市一年的技改投入就达到170亿元;山东省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行重点突破,着力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新一轮意义深远、波澜壮阔的历史性跨越正在东部广大地区的土地上兴起。人们坚信,已经创造了改革开放辉煌历史的东部地区,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