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山西传统产业求变求新

2005年04月05日 17:30
胡靖国、顾立林、张先国

  提起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有人说,山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挖煤发了财,哪一天煤挖完了或煤炭市场滑坡,山西照样逃不掉“资源陷阱”的怪圈。

  然而,只要对山西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煤炭市场好转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推动山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才是真正推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山西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但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终有穷尽之时。山西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切实改变对自然界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的做法。

  “傻大粗”变成了“高特精”

  在山西太原,长期以来,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一直是污染的代名词,厂区四周浓烟滚滚,气味刺鼻。近日,记者在太钢采访时看到,洁净的车间,舒适的厂房,泛绿的草坪,看不到多少浓烟,闻不到什么异味。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出了名的污染大户竟然变成一个花园式的企业。

  据董事长陈川平介绍,长期以来,太钢虽然是普钢特钢兼有,但实际上是要大不大,要特不特,品种多而散,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不锈钢的年产量不到10万吨,不到总产量的4%。1999年以来,太钢以不锈钢为主导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在短短5年时间内,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跃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太钢不锈钢产量72.17万吨,占太钢全年钢铁总产量的1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进入世界不锈钢生产企业十强。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不锈钢边角料进行分门别类地筛选。他们告诉记者,这些边角料将被制成各种日用品出售。周边的很多企业就是靠着这些边角料抱上了金饭碗。如今,太钢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都能够变成生产原料和成品,高炉渣可以做水泥混合材料;发电厂的粉煤灰可以用于生产标准砖、彩色砖等多种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生产粉煤灰水泥等产品。与此同时,太钢的烟尘排放量下降了78%。

  不仅仅是太钢,近年来,山西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普及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山西海鑫钢铁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的优质钢,附加值比普钢提高了50%;山西焦煤集团依托新技术迅速扩张,短短3年时间内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煤种最全的焦煤生产企业;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5年前的4%提高到目前的14%。

  洗煤率由30%提高到56%

  有统计表明,拉往电厂的煤中有25%的是石头(即煤矸石),这些石头经电厂筛选后全被扔掉。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有10多亿吨,也即有10多亿吨的运力被用来运输这些无用的石头。一边是运力严重吃紧,另一边却是运力的严重浪费,这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据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介绍,煤矸石是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还有3000大卡左右的发热量,如得不到利用,就露天堆弃在山沟里,既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发达国家用的全部是洗精煤,洗煤率为100%,而我国的洗煤率仅为30%,发电用的动力煤几乎不洗,全部运往电厂。2004年山西省通过组建煤炭大集团来扩大煤炭的洗选加工能力,原煤的入洗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56%,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洗煤率达到90%,即每年把7500多万吨煤矸石留在山西,无形中为全国多运煤炭7500万吨,相当于修了一条铁道运煤专线。

  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

  近年来,山西的一些煤炭企业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煤炭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把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尽可能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和原料,形成了煤炭-洗选-焦炭-煤化工-煤矸石电厂-建材-煤机制造-矿用这样的循环产业链格局。

  在目前全国最大的燃用中煤、煤矸石的坑口电厂――山西焦煤集团古交电厂,记者看到,从产煤、洗煤到最后利用中煤、煤矸石发电的整个过程,几乎看不到一粒煤。厂长介绍,电厂集洗煤、发电为一体,洗后的精煤外销,中煤、煤矸石等废弃物用于发电。电厂发电耗水可比一般电厂节约30%,洗一吨煤仅需40克水,消烟除尘率达99%,环保脱硫达93%,不仅节省了能源、水源,减轻了污染,而且原料成本基本为零,具有很强的竞价上网优势,同时也大大地节省了运力。

  目前像古交电厂这种煤电联营的生产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做到,小煤窑、小企业根本做不到。小煤窑采一吨煤需浪费近5吨的煤炭资源,大煤矿仅需0.25吨。短时间内看,小煤窑生产缓解了国家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长远看,将使煤源提前枯竭,严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

  通过组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这些煤炭企业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山西的战略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山西的小煤窑已由以前的7500多个减少为目前的3200多个,而煤炭产量从3亿吨左右增长为5.2亿吨,资源回收率、机焦比重、生铁铸造大幅增加,正在建设的电力项目普遍采用了先进设备。尽管近年来煤炭产量和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但煤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非煤产业明显上升,去年冶金业取代煤炭业,一跃成为山西工业的“老大”。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