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内蒙古:治沙积极性从哪里来?

2005年07月27日 13:54
    内蒙古杭锦旗巴音乌素镇图古日嘎查蒙古族牧民乌日更达赖,近几年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承包荒沙2万亩,植树、种草、养畜、养鱼,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全镇的首富。记者最近在内蒙古采访时了解到,像乌日更达赖一样,许多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农牧民,都热衷于治理荒漠沙地,在播种绿色的同时,实现脱贫致富。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等五大沙漠和毛乌素、科尔沁等五大沙地,沙漠化土地达4153.3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5.16%。近年来,内蒙古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区最大的基础建设,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1998—2004年,全区共治理沙地5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4.82%提高到17.57%,并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之路。

    逼出来的禁牧舍饲

    多年来的过度放牧,是造成内蒙古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恢复和保护生态植被,2000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推行禁牧和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实施以草定畜,舍饲养畜。杭锦旗是该市推行这项措施的第一个牧业旗县。时任杭锦旗委书记、现任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部长的王学丰,谈起了当时的情况:“处于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夹击之中的鄂尔多斯市,土地严重沙化,植被相当脆弱。推行禁牧、轮牧、休牧其实是不得已才采取的‘被动’措施。而在野外放牧,已经延续了多少代,要改变它,必然遇到阻力。”为此,旗委、旗政府派出讲师团向牧民耐心讲解,加上经济补偿措施及时兑现,“牧民以无可奈何的心情给予了理解与配合”。但结果却让农牧民惊喜:全市的牲畜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2000年的600万头(只),逐年增加到目前的1393万头(只)。

    鄂尔多斯市的措施,很快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生态工程治理区全面禁牧;半农半牧区实行舍饲、半舍饲养畜;牧区实行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这一措施不仅对恢复生态植被、巩固生态治理成果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给全区的牧业生产方式带来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由传统的草原牧业、数量牧业转变为新型的生态牧业、效益牧业;全区牲畜头数由2000年的7000万头(只),发展到2004年底的9274万头(只),而且提高了牲畜的成活率和商品率。

    禁牧、轮牧、休牧、舍饲,有效地保护了生态植被,牧草得到恢复性生长;牧草多了,牲畜增加;农牧民从中受益,反过来大面积种草,使生态进一步改善。王学丰认为:“这项措施最终能够顺利推行,根本原因在于正确处理了生态建设和群众利益的关系。”

    明晰产权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内蒙古赤峰市的科尔沁沙地,有几个荒沙承包大户成为当地治沙典型:翁牛特旗布力彦苏木唐八十承包荒沙2000亩,克什克腾旗柳林乡唐臣承包荒沙3500亩,敖汉旗长胜镇王国泰联户承包荒沙6000亩。全市现有个体承包治沙户近千户,其中治理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50多户。治理沙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从中得到良好的回报,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内蒙古许多农牧民却抢着承包荒沙。他们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规定对沙区生态建设实行“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以及允许继承、转让和长期不变”的政策,积极鼓励农牧民和社会力量以家庭承包、联户承包、集体开发、租赁、股份合作和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加快沙区的治理开发。

    产权的明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也吸引了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了治沙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近年来,内蒙古不少地区出现了农牧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种苗、机械等入股组建生态公司的现象。在鄂尔多斯市,50多家企业投资3亿多元参与生态建设,建设规模达19万公顷。

    产业拉动成为突破口

    沙柳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防沙治沙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这种沙生灌木每生长两三年必须平茬(从根部砍掉),否则就会枯死。过去,农牧民把平茬后堆积如山的沙柳当柴烧,因而种植和管护沙柳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方大片成活的沙柳变成了沙漠中的枯枝。日前,记者在伊金霍洛旗台吉召镇阿格图村看到另一种景象:这个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只有441人的村子,沙柳种植面积已达到1.9万亩,去年出售沙柳6300多吨,人均收入2130多元。

    把阿格图村的沙柳由烧火柴变成“摇钱树”的,是伊金霍洛旗天骄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附近其他几家沙柳加工企业。天骄人造板公司以沙柳为原料,年产中密度纤维板5万立方米,需要沙柳8万吨。2004年,这个公司支付给农牧民沙柳原料费1200万元、运输费400万元,农牧民4000多户、1.2万多人受益,公司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实现利税750万元。

    大力培植和发展沙林产业,成为内蒙古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一大亮点。内蒙古林业产业总产值已由2001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2亿元。特别是沙生灌木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全区现有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30多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2004年,全区农牧民人均沙林产业收入达到300元。沙林产业的发展,还解决了2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诚之认为,沙林产业变单一的“绿起来”为“绿起来、富起来”,实现了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收入三效统一。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突破口是产业化。

    治沙与致富良性互动(专家视角)

    张太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这么大面积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光靠政府组织和投资是不够的。动员群众投身生态建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得到利益,感受到改善生态环境与改变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明晰产权,特别是明确了允许继承、转让和长期不变的政策,给了农牧民和社会投资者一种保证,使他们针对生态建设的特点,放心地搞“长线投资”。否则,治沙人可能只受苦不受益。明晰产权,才能从机制上保证把生态建设变成富民工程,实现群众致富与沙漠增绿的共赢。
来源:中国广播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