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科学发展观与世界潮流

2005年03月21日 09:54
吕鸿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都在思考“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因为,它对国家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当人类过度地从地球摄取资源时,当人类只顾经济发展而不顾人类自身生存环境承载能力时,有识之士开始呐喊:“还我一个洁净的地球。”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词———可持续发展,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共识。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

    从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到把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连结起来;从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到探索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各国政治家、学者在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众多宝贵的共识。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自然科学家、政治家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诸如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女士所著的《寂静的春天》,美国经济学教授芭芭拉·沃德女士和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合著的《只有一个地球》,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达尔所著《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发表的《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法国社会学家佩鲁所著的《新发展观》、《我们共同的未来》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系列文献中迸发的思想火花激起了全人类的深刻思考。布伦特兰夫人首创可持续发展概念,无疑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类—自然—技术”———这个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便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博览会完整地展示了人类技术的成果及其后果,使人深刻体会到只有善待自然,自然才能最终服务人类的哲理。

    但是,可持续发展观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涵盖人类发展观的全部,特别是社会层面的发展内涵。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将是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特别是社会贫富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可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从而可能引致两种前途、两个结果:有的能跃起腾飞,有的将盘桓不前。“东亚奇迹”与“拉美陷阱”就是正反两方面的有力佐证,其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否正确应对“矛盾凸显期”出现的问题,能否保持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稳定社会政治环境。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如果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将跨入更加顺畅的快行道。反之,则可能引发经济和社会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发展进程的停滞。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上并超过了1000美元这一重要台阶。但另一方面,某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它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对发展问题认识提高的一个结晶。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受到世界潮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世界潮流。中国所总结出来的执政新理念一方面指导本国实际,使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国家;同时在国际上,对他国探索既符合世界潮流、又符合其国内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