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人民日报:东部新跨越和谐篇-五大亮点

2005年03月23日 09:41
    和谐篇亮点一

    南京  惠民医院解民忧

    本报记者  江夏

    在南京红十字医院的呼吸心脏科病房,50多岁的沈玉兰守在母亲的病床边。老人因为病情危重,已经在医院住了20多天。沈玉兰是一家倒闭企业的退休工人,丈夫也已下岗。78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一年要住几次院。沈玉兰说,“多亏有了这家惠民医院,一天的病床费只收10元,各种检查费、治疗费减收一半,去年一年就省了1000多元。要不然,大医院我们怎么住得起,我母亲怕是早就没了。”

    为了让生活困难的群众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南京市设立了4家惠民医院和40多家慈善门诊。市内“低保”家庭中不享受医保的病人,可凭“低保”卡和医疗救助卡,在惠民医院享受13项减免优惠,免收门诊治疗费和住院诊疗费,住院床位费、手术费等减半。南京红十字医院是最早挂牌的惠民医院,已经运营了两年多。仅去年一年,就接诊惠民患者1.6万多人次,收治住院283人次,减免费用68万元。

    和谐篇亮点二

    上海  助人自助促和谐

    本报记者  朱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听着儿子稚嫩的歌声,小燕哭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助,哪能有我的今天。”一年前小燕刑满释放时,社工陈建婷不仅帮她安顿好家里的一切,还帮她找到一个煤气抄表员的工作,每月800元的收入让小燕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2003年,上海市创造性地构建了主要由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目前,上海有1400多人从事着和陈建婷一样的社会工作,他们通过“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方法,用专业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方法帮助吸毒、非监禁服刑、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里的边缘青少年。

    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说,在社会转型期,对于吸毒等“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和帮助教育,很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和谐篇亮点三

    福州  “春风送岗”进社区


    本报记者  江夏

    走进福州市晋安区连辉社区,各种招工信息显眼地贴在橱窗里,送货员、营业员、保洁员、发行员……招聘条件、工作待遇等都写得分明。40多岁的陈兰汀在社区劳动保障中心负责再就业咨询,她本人曾是下岗工人,最了解失去工作的难受劲儿。能帮助更多的人重新找到满意的工作,让她非常开心。她告诉记者,连辉社区开展送岗援助活动,先后帮助16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福州市开展“春风送岗进社区”活动,不断探索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市“春风办”开发出一批新岗位,就送到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2004年,他们19次送岗进社区、进厂区,679个用工单位提供岗位上万个(次),3700多人到场咨询,300多人被录用。据统计,福州市去年共提供再就业岗位8万多个(次),2万多人次实现再就业。

    和谐篇亮点四

    广东  打工维权真方便


    本报记者  朱隽

    “丁零零……”“您好,这里是185工会维权热线……”有困难找“185”,已经成了广东省外来务工人员的口头禅。继“185”成功开通后,去年10月广东省又开通了“12351”工会维权热线电话。自开通以来,已接听电话近4000次,处理答复率达到95%。

    广东是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大省,但是外来员工权益受侵犯的事情也屡屡发生,为帮助他们维护权益,维持社会公正,广东省将保护外来员工合法权益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全省工会组织覆盖29万家企事业单位,工会会员达到11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员工。今年5月1日起将要实施的《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对于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强迫外来员工超时劳动、加班加点又不依法支付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坚决予以查处。  和谐篇亮点五

    海南  生态文明到农家

    本报记者  江夏


    椰子、槟榔、橡胶树……琼海市龙江镇双举岭村掩映在浓浓的绿色之中。顺着村道走家串户,家家房前屋后都是那么整洁。村民吴达彦在灶间点燃沼气灶,拧亮沼气灯,高兴地说,我家养着三头猪,沼气一年都用不完。

    可是谁能想到,就在两年前,双举岭所在的片区还是垃圾随处见、家畜满村跑的脏乱差景象。自从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片区的7个自然村修了路,清理了垃圾,种上了花木。家家猪进圈,户户改水改厕。村里建起了宣传文化室,配上了乒乓球台。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像双举岭这样的生态文明村,如今在海南已经有4800多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0.6%。海南准备苦干5—8年,把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生态文明村,实现全省农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
来源:人民日报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