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自主创新铸造东北振兴之“魂”

2005年04月15日 10:54
储叶来 孙英威 任鹏飞
    指着眼前几个长方形的模块,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虹说:“这就是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全是自主研发的,它们是公司之‘魂’。有了它们,我们才逐步成为全国知名的电气巨人。”

    记者连日来在东北地区采访时感觉到,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但许多人士仍认为当前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如何克服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东北的许多企业已经着手破解这一难题,正在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来铸造企业的振兴之“魂”。

    尴尬: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东北产业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上项目等死,上项目找死。”辽宁省经委的专家分析指出,这是因为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旦借钱买来的技术过时,企业就失去了赚钱的能力,形成高负债经营的局面。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方勇说,东北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忽视了培养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没有重视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期望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尖端技术没有换来,又丢掉了市场。

    李方勇说,长期以来东北一些地区一直在误区里打转:片面强调引进外资多少,合资企业多少,热衷于嫁接,恰恰不关心是否得到了核心技术,是否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结果到头来还是受制于人,为他人做嫁衣。

    黑龙江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李阳告诉记者,黑龙江省人才数量居全国第5位,但区域创新能力排在全国第13位。据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这个省一年的专利申请量不抵一个上海交大,全省企业专利总量不抵一个海尔集团。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也指出,吉林的科技人才比较集中,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这一尴尬现象。

    创新:企业发展之本

    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这些创新模式和方法如今正在为东北企业积累坚实的研发实力。凭借这些“本钱”,一批关键性技术在这里被攻克,一笔笔订单在这里被签下。创新,成了东北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沈阳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副总裁郑全录自豪地介绍说,东软集团开发的CT扫描机,打破了国外CT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垄断,使中国一跃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世界上第4个能够生产CT机的国家。目前,东软的CT机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

    郑全录说,东软集团现已形成集品牌、专利、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登记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结构,覆盖了数字医疗、网络安全、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等多个领域。目前,东软集团已申请专利10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00项、软件产品登记94项。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的产品目录上,昔日“鼓风机”的影子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沈鼓制造”。公司党委副书记邓常辉介绍说,沈鼓最初只能生产单一产品的普通风机,现在已经可以开发制造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离心鼓风机等4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风机产品,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7%,大型离心压缩机产量居世界前6位。

    这些成就的取得完全归功于沈鼓“联合研究、自主开发”的企业创新思路。从1980年开始,沈鼓就在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自主技术攻关。20多年来,沈鼓自主开发单元技术1000多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近百项,并在气体动力学、转子动力学等方面取得近百项的技术突破。由于自主创新的产品性能高于引进技术的3%-5%,提高了整机效率,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收获:围绕市场搞创新

    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公司总经理赵晓虹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在捕捉市场的空缺中研究新技术,企业就能够迅速占据市场的主动权。按照这一思路,她的企业从1997年以40万元起家,如今总资产已达2.5亿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早期,赵晓虹辞职下海经营蓄电池业务,在与电力部门打交道时,她和自己的丈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李寅敏锐地发现,一些企业部门在使用高压电源时,存在比较严重的高耗能现象。夫妇二人利用自己所学,几年内便开发出3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电源变频调速装置,可使电能消耗减少30%—40%,产品一经问世便迅速打开了市场。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积仁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创造高水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创造技术的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东软集团发现软件的高利润来自于产品的价值,于是他们选择了高附加值、高利润、高难度的数字医疗设备为突破口,将软件技术与“虚拟制造”相结合,研发出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CT扫描机。

    虽然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大量投入,但大量投入也会同时换来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在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的年度资金计划中,各项计划资金是固定的,唯独技术开发投入费和员工培训投入费不封顶。集团的技术创新投入去年已提高到598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2%。沈鼓的投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去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占76%。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