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航天史 > 正文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发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0月12日 10:36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行发射。

    发射与着陆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宇航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 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将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同时还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目标飞行器。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试验

    神舟六号将搭载两头猪的40克猪精液升空,精液一部分将放船生物舱内,一部分则放置生物舱外。选取进行实验的猪品种是荣昌猪,任务结束后这些猪精液将参与育种实验。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