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南极洲 
饮食 住宿 交通   购物 风情
 
 您的位置是:南美洲 > 智利
智利旅游
2003-12-19 13:40
 

    有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其国土南北长4332公里,东西宽90-40l公里,在地图上看起来就好象南美洲的“裙边”。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她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她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政府对外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智利成为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由于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智利的交通运输业也相当发达,这使得到智利旅游十分方便。

    智利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之王国”。工矿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命脉。智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除原有的沿海海滨和南部的风景区外,近几年又投资开辟了一些新的旅游景点,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组织南极观光和国际音乐会等。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复活节岛)

    拉帕努伊是当地人对复活节岛的称呼,证明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玻利尼西亚人约在公元三百年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社会,他们不受外部影响,创建了极大的且富有想像力的,独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筑。从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期间,这个社会建筑了神殿并树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称为莫阿伊,它们至今仍是一道无与伦比的文化风景,使整个世界为之着迷。

    

    挪威考古学者兼人类学者海约达赫尔对复海活节岛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用西印度轻木做成木筏,用芦苇做船,在海上成功地行驶。

    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了古代人类,按推算是原始人,完全能够用这种船进行远距离间的接触与交往。

    目前已发现印加社会前期,玻利维亚境内的喀喀湖附近的蒂瓦那河与复活节岛之间曾有过联络。另外与秘鲁也似曾有过连系。据说西班牙征服者在秘鲁曾耳闻有一个遥远的西方的岛国的存在之传说。最初的探险者们在复活节岛发现的芦苇,还有些蔬菜如:马铃薯、丝兰等,这类植物原先都生长在南美一带的。复活节岛上传说长着长耳朵的都来自东方,在他们之后,从西方又来了短耳朵的。这一传说提示了最早的定居者来自印加之前的拉丁美洲(目前已知道那里的人们确实总要把耳朵拉长),随后而来的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推翻了那些被宗教迷惑住了心窃的长耳朵人。

    复活节岛上有些稀奇古怪、令人费解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为离奇。它是个火山岛,形状略带三角形,体积为16×18×24公里,独自静静地躺在太平洋中,离其他人类居住的地方有几千公里之遥。1722年当欧洲人在复活节那个星期天初次登上此岛时,首先见到的便是这些围绕着岛排成圆形的不计其数的巨大石雕,它们令人费解地凝望着远处的大海。岛上的人们友好地举着火把欢迎来访者们登陆。在火光映照下,船长罗杰芬与他的荷兰船员们发现这些岛民有三个人种:黑人、红种人和长着红发的白种人。他们中有些人在长得特大的耳垂上戴着圆盘般的耳环。这些人似乎特别敬畏巨大的雕像。他们很友好,只不过总想要把伸手可及的东西占为己有。

    岛上几乎见不到妇女,而且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似乎钻入地底下洞穴中去了,使人看不见。1770年一队西班牙探险者们从秘鲁出发来此岛上时,也曾有过类似发现。岛上的人仍很友好,土地也耕耘得很好。

    然而事隔四年,当库柯船长到来时,情形截然不同了。原先既没有武器也没有战争的岛上,百无聊赖的人们,站在已经荒芜了的土地上,手持木棍与长矛,满怀敌意。那些巨大的石雕不再受人敬仰,被推翻在地。到了19世纪,这里成了奴隶贩子出没之处。直到复活节岛被侵犯,摧残,即将遭到毁灭的时候,西方世界才终于开始了对这里一切的研究,研究岛上的人以及他们的文化。

    西方传教士向岛上幸存者们传播基督教,说服他们放弃对梅克?梅克神的信仰而改信耶稣上帝。牧师在去传教时发现当地人的屋里都供着一种小神像,不过显然他们对这神像并不举行什么庄重的祭礼。后来发现了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这证明岛上的人是懂书写的。有一些这类木板意被判定为异教徒的宣传工具而遭毁坏。

    另外有一些则有幸被保存下来了。有些当地人称之为“荣戈—荣戈”(rongo-rongo)的经文,是一些刻写在木板上的文字,第一行先从左往右写,下一行则从右往左写,以此换行换方向地往下写。至于这些象形符号的含义,则始终是个不解之谜。

    复活节岛上最神秘的还是那1000来个巨形石雕,当地人把它们叫“莫艾”。其中不少高约3.7—4.6米,重约20.3吨,还有更大的,足有9.8米,重为91.5吨。这些雕像头部硕大,下巴向外突出,耳朵则往下伸得很长。有些石雕顶部有块红岩石,就像是戴了一顶“帽子”。另外,在一个石坑处还发现一些石雕的半成品。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的石雕默默站立着,神秘地凝望着太平洋。

    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17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

    据有关学者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公元1世纪,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于一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从现场环境看,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接下来的问题是石像是怎么运到海边的。在岛的东南部采石场,还有300尊未雕完的石像,最高的一尊高22米,重约 400吨。如此巨大的石像在那个时代,仅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是运不走的。据当地人传说,要运走这些石像,是靠鬼神或火山喷发的力量搬到海边的。还有的说,是用橇棒、绳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撬上,在路上铺上茅草芦苇,再用人拉、棍撬一点一点移动前进的。但是,一些考古学家真的组织人这样做了,结果证明行不通。因此,复活节岛对于旅游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网站攻略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