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发观察 > 正文
 
我国的制药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2004年03月31日 14:53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学者和官员们讨论的话题,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也开始寻找和挖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竞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会有不同的答案,本人以为下列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年形成的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技能与知识的综合体现,作为企业最基本的能力,它能够使本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明显的特征:它是隐形的、不能被其他企业简单模仿;它是真实可靠的,是逐步形成的;企业的主要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意识如何对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一系列医药管理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外医药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制药企业不管是否愿意,必然地要加入到国际、国内医药经济的竞争之中。医药企业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各医药企业经营者家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本人通过对一些跨国制药企业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制药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了思考,观点如下:

  1.拥有核心技术,确立核心竞争力

  企业经营者要对本企业是否具备核心技术、具备何种核心技术应有充分的认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技术同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核心能力包括技术、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等等,核心技术是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的,市场上能够购买的仅仅是一种资源;核心技术是本企业的战略性资产,不同于一般的资源技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企业的核心技术有不同,作为企业发展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技术,同平常发展时期的战性技术界限有着显著的差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不一样的;要分清企业专业化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技术与多元化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技术的不同。

  怎样才能把作为资源的技术变成体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技术,必须具备五个基本条件:(1)必须是自己专有的,别人没有的,而且能保住自己专有,这是前提;(2)必须是能够为本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技术;(3)必须建立自己的价值链体系,由这个体系来保证核心技术和能力的形成与保持;(4)必须为市场所认同,研发人员要直接面对市场,从研发、制造,一直到营销,每一个环节都直接面对客户。(5)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纵观国际医药行业的发展,医药企业要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必须加强专利意识,通过实施专利保护,以提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技术进步的能力。企业内部要建立鼓励专利申请的良性机制,提高专利的使用水平。这是确立企业核心技术的重要保证。

  2.加快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医药行业属于典型的创新导向型行业,新药研发是医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缺乏新药创新能力,只能转向营销导向型,各企业之间竞争集中在同类产品的成本、营销力度、质量等方面,与有专利技术的企业相比利润较低,因此技术创新、新药研发成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竞争重点。

  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突破一个关键环节,即高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这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促进科学技术发明的科技政策和管理措施,尽管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政策和管理措施的一个直接后果或一大弊端是只重论文和成果鉴定。成果鉴定和评奖,不以市场为先导,终究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这是不利于解决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当前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专利制度的推广,保证了发明人对新技术、新工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的享有权。

  纵观中外,世界上的“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很少,即便是有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要想成为医药行业的常青树,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改造自我,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3.产学研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我国制药企业已有很多的尝试。从国外的情况看,世界上一些大的制药公司,一部分开发课题,尤其是超前性课题,也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的。在我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一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发展,人员、设备、技术拥有较强的基础,相比之下,一般的制药企业基础研究能力比较薄弱,而在科研与生产和市场结合的能力上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制药企业坚持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是踏上经济发展高速路的一条捷径。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药品供应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掌握。企业要发展,要想加快发展的步伐,不可能从基础研究做起,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创新药物,为企业增加在未来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奠定基础。因此,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将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制药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要逐步增强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优势。首先,企业要面对市场,立足产业前沿进行选题。其次,要舍得投入,保证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这也是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动力。第三,要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中试及生产环境。第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形成有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要注意到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还要通过合作努力为企业培养一支能够知悉并紧跟新药发展前沿的科研队伍。加强产学研结合,必将推动制药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人员素质提高上实现新的跨越。

  4.不断积聚内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最终要靠企业自身不断积蓄“内力”,这就是人力、财力和保证人力、财力发挥作用的制度。

  完善机制,汇聚核心人才。人才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建立完善的人才选用和培养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汇集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制药企业是高科技企业,其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加大投入,提升核心技术。企业所掌握的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对现有的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使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要以加大投入为主要手段,运用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核心技术的水平,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运用,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超前实践,构建核心制度。构建切合实际的、动态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好的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强化信息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技术是继蒸汽机、电之后,应用最为广泛并具有革命性作用的技术,它对已有的生产关系和现行体制带来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信息产业的形成是工业化进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重要标志,开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河。

  积极推进企业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系统在新药开发、智能化生产控制和工艺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进而向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链管理等领域延伸,实现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的整合;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推进药品营销领域的革命。

  信息化已成为对现实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医药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然而又是一个朝阳产业。医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在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服务全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结构的调整,对于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自:慧聪网

来源:秦脉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