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相关报道 > 正文
 
秦皇岛开发区力促农民增收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8月11日 10:29
王 刚
    渤海乡张庄村农民槐春凤一大早就来到她的家靖家政公司,与往常一样忙着派活、接电话和联系业务。开业200多天来,天天如此。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创”活动中,像槐春凤这样放下锄头创新业的失地农民日渐增多。

    秦皇岛开发区以扶农增收的“双创”工作推动开发区建设,使开发区3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成为开发区建设的受益者。

    失地不失利。秦皇岛开发区创新工作模式,在全区深入开展促进农民创收、创建“五好村(社区)”和“五好家庭”的“双创”活动。对失地农民除政策性补贴外,还免征农业税;投入巨资支持、帮助农村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区内失地农(渔)民到区外从事种植养殖业;对失地农民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已经征用的土地,在没有开发前,安排困难户免费耕种,不使土地一季撂荒。

    据初步统计,“双创”活动开展以来,带动农民创收达2000多万元,开发区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5.9%,比全市农村平均水平高出9.5个百分点。

    失地不失业。秦皇岛开发区通过政策措施,扶持农民创业,鼓励开发区企业优先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对农民创业实行税收优惠,并提高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起征点。积极安排区内农民到商业、餐饮、服务业网点就业。区内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主要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企业每录用一名农民,开发区给予企业1000元的奖励,对企业招用区内农民达到一定比例的,免征部分税费,对合法经营的区内农村流动商贩,免收有关税费。

    开发区还设立农民“创业奖”。以大田每亩100元、大棚菜每亩1000元的奖励,鼓励区内失地农(渔)民到区外从事种植养殖业;渔民租用区外海域1000亩以上,并安置从事养殖业渔民20户以上的组织者一次性奖励3万元。区外从事海水养殖达到20亩以上的渔民奖励2000元,区外从事养殖肉鸡1万只以上、蛋鸡5000只以上或养猪30头以上、肉牛20头以上、奶牛3头以上的奖励1万元。

    一年来,全区已经安排就业岗位7000多个,其中失地农民1088名,基本达到每2.5个成人中就有一个就业岗位。

    加强对区内农民职业技术和素质培训,将合格结业的农民纳入区劳动力信息资源系统,按市场需求推荐就业。其培训费主要由开发区财政担负,其中,费用在500元以上的区财政负担80%。区内农民子女考入全日制普高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考入国家重点高校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已考入全日制高校的困难生给予适当资助。

    失地不失居。一年来,全区已有6个转城村和渤海乡、新区等3000余户失地农民喜迁新居。

    开发区内有40多个村庄,一家一个宅院,既浪费土地又不适应城市化要求。在充分考虑到农民需求的情况下,开发区适时推出了“土地房产置换”的惠民政策。集中规划,连片开发,建设高标准城市化居民楼房,采取一比一的对换补偿办法,失地农民不掏一分钱就搬进了水、电、气、暖、厕齐全的高档住宅。目前,开发区共建设居民新村34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

    如今在开发区内,花红柳绿的新村规划有致,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城市化的文明。(秦皇岛开发区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