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旅游 > 齐鲁文化 > 正文
 
会馆:聊城运河忆戏楼

2005年04月14日 08:46

    时光回溯到明清之际,山西、陕西的商人们驱赶着一拨拨的马车驼队,从遥远的黄土高原一路走来,加入到浩大的运河河贸易大军之中。来到聊城,他们心存宏愿:“虽在齐右”,也要有“登华巅而泛汾波”的那份乡情……

    说不尽的乡情

    今天能读到的有关聊城山陕会馆的文字资料是清朝人李弼臣撰写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他写道:“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以吾乡之商贩者云集,而太汾两府尤多。自国初康熙间来者踵相接,桥寓旅社几不能容。议立公所,谋之于众,捐厘醵金,购旧家宅一区,因其址而葺修之,号曰‘太汾公所’。”太汾公所便是山陕会馆的渊源,当山陕商人多得连太汾公所也不能容纳时,山陕会馆就应运而生了。

    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会馆开始兴建,在会馆复殿正堂的脊檩上至今仍保留着“乾隆八年岁次癸亥闰四月初八日卯时上梁大吉”的朱墨文字,南间脊檩上还用朱笔写着山陕工匠的名字——梓匠(即木匠):赵美玉、常典;泥匠:孙起福;油匠:李正;画匠:霍易升;石匠:李玉兰。北间脊檩上写着会馆住持张清御和山陕经理18人的名字。会馆的兴建让山陕客商兴奋异常,他们感慨会馆是一处“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若同乡”的好地方。

    会馆最初的建筑规模并不大,历经4年建成的房舍也不多,只有正殿、戏台和一排楼群,南北两面都是空的。但浓烈的乡情让腰缠万贯的山陕商人们不惜钱财继续扩建,至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屈指算来,时间延续了66年,而耗费的白银总共有60465两6钱9分。

    会馆承载了太多的乡情,1845年它第五次重修,聊城知县李正仪为此写了碑文:“斯役也,梓匠觅之汾阳,梁栋来自终南,积虑劳心,以有今日。今众聚集其间者,盹然蔼然,如处秦山晋水间矣。”要的就是这份乡情,我们今天在会馆里所能看到的山门、戏台、钟鼓二楼,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乡情乡思,有着让人解读不尽的醇厚韵味:画梁雕柱是终南山的木料,巧夺天工的精美构件是汾阳木工的匠心。置身其间犹如来到秦山之下、晋水之滨,不由你不想起“登华巅而泛汾波”的那份乡情。

    敬不完的关公

    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祀神明而联桑梓”,联的是乡情,敬的是关公。会馆极盛时期,内外共有各种花灯350盏,每更换一次蜡烛就需要350支,其中大殿供桌前的一对大蜡烛有五尺多高,直径超过一尺。据说,两个大蜡烛点上后可以燃烧一年,是山西一个经营蜡烛的商人特意制作的。每年快到关帝生日的时候,那个商人就选好日子,用一头小毛驴驮着两支大蜡烛起程了,在关帝生日这一天赶到聊城,点上新蜡烛以表对关帝的尊敬。这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山陕会馆的戏台是最热闹的戏台,大大小小的戏班都来这里演出,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更要演戏娱神,让老百姓免费观看。但会馆的戏台一般不演关公戏,关公老家的商人们尊关公为帝君,认为帝君在殿一切活动都应严肃,不能容忍关帝随便粉墨登场扮演唱作。有些人不信这一点,非要对着来。当年有一个驻聊城的军阀就硬要在这里演一次《走麦城》的大戏,谁知锣鼓刚刚敲响,演员尚没挑帘出场,大殿内的桌围、布幔却轰地着起火来,一下子把会馆照得通亮,火焰直向坐在台前的军官扑去,当即把那人吓昏倒地。自此,在这会馆里再无人敢演关公戏了。

    人们敬仰关帝,有了什么善事义举就会往关帝身上联系。会馆二进院内有两株古槐,已经有四五百年。某年盛夏的一日,烈日炎炎,南面的大槐树忽然着起火来。这个槐树从根至顶树心已空,似高大烟囱助火燃烧,人们担水灭火,却无济于事。当人们无可奈何之时,天空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瞬间来到,很快将大火浇灭。至今还可以看到那棵槐树着火的痕迹,人们都说是关帝显灵,救下了这棵槐树。

    聊城当地群众却不像山陕商人那样信服关帝。过去山陕会馆对面还有一座当地人修的关帝庙,只有一间房一个门。矮小简陋的小庙和山陕会馆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庙门上添了一副对联:“河东河西两关爷,一穷一富;沟南沟北双眼井,有苦有甜。”下联说的双眼井是聊城清水沟两侧的两眼井,一河之隔却苦甜大异,让人联想到关帝也不能普照天下,穷人与富人还是那样悬殊。

    夸不够的财富

    山陕会馆关帝大殿前有两只石狮子,雕琢之精美堪称绝世。关于雕造这两只狮子的花费,会馆南过墙的石碑上有一段非常明晰的记载:“石料使银一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石匠路费使银四十一两,石匠工使银四百二十九两八钱八分。”总算下来,这两只狮子共耗白银634两有余,这在当时,耗资之巨一定让人大跌眼镜。

    山西商人之富绝不虚妄,如此一座会馆体现出的实力自然不可小瞧。在当时,人们排列富裕商人的名次,最前面的大串名字基本都是山西人。聊城人还传说,不仅干着生意的山西人富裕,当年就是那些宣告歇业、打道回府的商人中,携带钱财最多的也是山西人。山西商人为什么这么富裕?有人将此归结为“持筹握算、善亿屡中”的个人经商才能,有人则认为出于“朴诚勤俭”的经商理念。山陕会馆1807年曾立一《山陕会馆接拔厘头碑记》,碑中可以读到这样的语句:“从来可大而不可久者,非良法也,能暂而不能常者,非美意也……”字里行间让人读出了山陕商人坦然从商、目光远大、精于管理、讲究信义的商业素质与人格,这大概是他们成功的最大秘诀。

    山西商人在钱财上的大方与义气有口皆碑。在聊城,人们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山西商人欠了另一个山西商人千元现洋,最后还不起,债主非常照顾借债人的脸面,就让借债人象征性地还一把斧头和一个箩筐,寓意此事到此了结,哈哈一笑,情谊还在。这种不为眼前小利背信弃义的做法,很自然地让人想到关帝遗风。山陕会馆里题写着许多楹联,说得最简洁、也是说得最好的就是:“精忠贯日;大义参天”这一副。这是赞誉关公的,也是赞誉山西商人的,当山西商人心里装着“精忠”和“大义”驰骋商场的时候,赢得财富便如“探囊取物”一般。

    挥不去的遗憾

    与山陕会馆建筑相辉映的是会馆过墙边的19块碑碣。这些碑碣不仅记载了会馆置地、建设、重修所用的银两开支数目,而且在八块石碑的背面不厌其烦地刻上各商号的捐银数目,这些碑石林立而成一片“财务公开栏”,是活生生的商业史料。

    1938年,日寇侵占聊城,山陕会馆被日伪汉奸盘踞。会馆的当事人陈继先老人回忆,当时会馆的首事人用十个大铁箱装载着会馆200余年来的全部账簿、册籍等档案资料,交给“值年管账”的陕西籍怀德堂药铺。当日寇攻人东关大街时,市民早已撤离,而怀德堂人却来到会馆,将大门紧闭,日寇敲打不开,就放火烧毁了会馆的前院,一时间灰飞烟灭,会馆账簿、文书等由此付之一炬。

    运河岸边古戏楼

    京杭大运河穿长江过黄河来到聊城,带来了客商,也就带来了会馆的兴旺。几百年间,聊城运河沿岸曾有江西、苏州、赣州、武林、山陕等八大会馆面河而立,至今只有山陕会馆历经沧桑姿容依旧。山陕会馆位于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京杭运河西岸,坐西朝东,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山陕会馆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的戏楼最有名,被推为全国此类建筑之冠。走进会馆山门,迎面便是华美的戏楼,戏楼门上大书“岑楼凝霞”,其意为戏楼虽小,但高可与彩霞相接,内饰华丽,好似彩霞一般。门两边各有一幅线雕石版画,左为松鹤,右为梅鹿。戏楼前的天井内巨碑矗立,古树参天,蓊郁成荫,庄严肃穆。戏楼正面雕梁画柱,各种彩绘浓墨重彩。楼顶造型奇特,白色葫芦顶,外檐向四隅伸出十个翼角,如凤凰争飞,似孔雀斗艳,最能显示古建筑的艺术匠心。

    戏楼与夹楼内壁记有来此演出的许多戏班剧团及上百个剧目名称,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为多,是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戏楼后台南、东、北三面还留下了许多墨笔题记,多漫漶,清晰者仔细读来则很有趣味。南侧上有一首打油诗写来曲折回环,抒发了满腹牢骚:“山陕会馆戏实早,未曾天明开饭了,清晨就把神来拜,掌班还在下处吵。风里也得这里跑,下了大雨也得跑,开场唱了六大曲,掌班口内还嫌少,谁知又把戏来添。会里未到王老三,掌班内里吃中绰(施舍)……”写这首诗的艺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却句句真情实感。

    当年,山陕会馆的戏楼常年演出不断,从碑刻、墨题中可以研究出那时的盛况。清同治元年(1862年),从八月初一到初五的5天内,东昌府万庆班就在此演出了这样30个剧目:满堂福、双富贵、万寿亭、忠义图、古石岭、乾坤镜、五龙会、白蟒山、关王庙、穿珠记、清河桥、摩天岭、大保国、辕门斩子、封王、探母、打严嵩、阴阳河、八大锤、九里山、十字坡、一匹布、九更天、九星灯、六仙洞、白水滩、六月雪、延安府、丁甲山、烈火旗。这些剧目有些至今还在演唱,有些则只存下剧目,不再见于演出,它们都是研究我国戏剧艺术的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

聊城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

戏楼雪景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