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旅游 > 齐鲁文化 > 正文
 
石刻:"隶楷之极"数云峰

2005年04月14日 08:38
    山东莱州素有"中国月季之乡"的美誉,境内云峰山魏碑石刻,更名驰名中外,被书法家誉为"隶楷之极",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古老韵底。

    云峰刻石是山东莱州云峰山、大基山、平度天柱山、益都玲珑山等北魏刻石的统称,其中,尤以云峰山最为突出,故以云峰刻石名之。

    云峰山,又名文峰山,俗称笔架山,位于市南7.5公里。山上奇石盘踞,松柏成林。山中藏有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手书碑记、诗赋、题名等刻石18处,以《郑文公之碑》最为著名,书法严谨浑厚、刚劲秀美。《论经书》、《观海童》皆为名刻。另有宋、明、清等历代名刻,

    云峰山因有北朝刻石而驰名中外。山上共有大小刻石三十几处,其中北朝刻石十九处,宋朝刻石十处,明、清刻石各两处。除一处明朝刻石在山之阳,其余均在山之阴。刻石以山势取之,或矗立,或斜依,或偃卧,嵌空叠架,姿态各异,由山麓散布到山顶,构成了云峰山的天然碑林.其中最负盛名的《郑文公下碑》刻石、《论经书》刻石,《观海童诗》刻石等。

    《郑文公下碑》是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在任光州(现莱州)刺史时,于魏永平四年(公元五一一年)所书,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碑高三米,宽四米余,全碑一千二百三十六字,刻工精巧。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是郑道昭的代表作。

    郑道昭痛感其父政德未在任所流芳于世,便相约父之同潦恭述其父郑羲一生的"崇高德行",镌刻于道昭任所之山。于魏永平四年(公元五一一年)先在州治光州所辖的平度天柱山之阳,刊一郑文公碑。同年又在云峰山之阴觅得佳石,复刊一郑文公碑。碑末云:"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此下碑也,以石好故于刊之。"因此称天柱山之碑为上碑,云峰山《郑文公碑》为下碑。

    "魏碑"的价值,不在于它记载了郑的家世功德,而是它的书法艺术价值,它为我国的书法艺术从隶书向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研究我国书法源流的珍宝。郑道昭所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书法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郑道昭取众家之长,力图创新。他题写的碑额"荥阳郑文公之碑"七个大字,多用方笔。露锋出笔,捺笔成角等方面都有造象记的笔意。碑文书法具有造象记式的刚健骨架和豪放气概;用笔全部改用方中掺圆,含有篆味,又融以隶书的结体,这就改变了造象记棱角峥嵘,挺拔轩昂的面目,而锤烁成锋芒内敛、骨固筋强,更为凝炼的形象,如百炼钢已化为绕指柔,较之北朝诸刻中,神韵独胜。显示了郑道昭书法艺术的崭新风貌,生动地体现了这时期他为我国书法艺术从隶向楷演变所做出的贡献。康有为对碑刻艺术给予极高的评价,在其名著《广艺舟双楫》中曾评价为十大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这十大美,在《郑文公下碑》及云峰诸刻中都生动地体现出来。

    由《郑文公下碑》亭登阶南上,是一块石如刀削面西而立的高大摩崖,这就是郑道昭描述与挚友论经讲道的《论经书》刻石。摩崖高达五米,字比郑文公下碑字大两倍,他运用大起大落的笔法,纵情挥毫,方圆兼备,中锋用笔,僵笔而入,逸气纵横,形成了爽朗明快,济烁大方,萧洒自如的豪放气势。那时候,善书者众,墨客蜂起,像《论经书》这样纵横跌宕,大气磅礴并不多见,可以说是郑道昭的一篇力作。登上"虎头岩",穿过"神泉洞"面北而立的石壁是郑道昭的五言《观海童诗》刻石。整个诗文,字大如掌,文笔雄健,"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诗中尽述郑道昭当年观海听涛的喜悦心情和怀古抚今的无限感慨。由《观海童诗》刻石上行,历代刻石连绵不断,每处峭壁都有题刻,悬挂在半空绝壁上的"欲界清部"四个楷书大字,是明朝末年郢都李宗仪所书。这一大字刻石,笔调流畅,险劲峻拔.结体严谨,令人赞叹不已。它告诉我们,从魏书体到唐楷,历史又翻了一页。而李宗仪的手笔又是对唐楷的继承和发展。

    这几年来,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及书法爱好者,陆续慕名而至,登云峰,谒碑林,流连忘返。曰本朋友、书道学者对它更是推崇备至。云峰刻石不仅是中国书法界的注目之地,也成了构通四海的友谊桥梁。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