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灶:祭祀灶王过小年 |
|
2005年04月13日 14:48 |
|
|
|
腊月二十前后,卖灶糖的上市了,灶糖是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济南人称“辞灶”)的供品。千百年来各地对灶王有不同传说,济南一带是这样流传的:灶王姓张,他致富后休弃了患难贤妻丁香,娶了一个叫海棠的美丽姑娘,岂料后来家财荡尽,沦为乞丐。某日乞讨到前妻门口,丁香出来施舍时,他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灶灰憋死了。只因他与玉皇大帝同姓,遂封为灶王。“灶王图”为木刻水彩套印。有意思的是,有的灶王图上,灶王旁还并列着一位簪珠霞帔大阿福似的“摩登夫人”——尊称“灶王奶奶”。她是复婚的丁香呢,还是海棠,谁也说不清。济南人不在庭院里同植丁香、海棠免得两位太太拈酸夹醋就缘于这一传说。
大家对“这尊神灵”并不太敬畏,只是担心“以口舌不利于君子”,故用灶糖粘住他的嘴,让他不在玉帝面前“外扬家丑”。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大者如合柿,小者似橘,外裹芝麻,里则中空。卖者有一叉形支架,上置木盘,铺一层粉红彩纸。灶糖由大到小一层层排起来,宛若一座 金字塔。祭灶时除供灶糖外,另备豆一盘,水一碗,那是饲喂“灶王马”的,以便让灶王骑上,风云兼程去“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黄昏 时分,烧上香揭下旧图,贴上新图,把旧图夹在火纸里在厨房外焚之。鞭炮声声,还须如《三字经》般念叨着:“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别 多言……”最妙的是,早年邻人中一位老翁,祭毕还不放心,竟将一摊熔化的灶糖趁热狠狠地糊住灶王嘴,然后才恭而敬之地送其升天。这一天 ,“过小年”,“喝盅酒,‘得’块肉”是应有的“福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