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分析 > 正文
 
全球低利率背后的高风险

2004年08月12日 14:32
    全球银根增长正由高位下调。中国在借贷方面的收紧似乎是全球银根增长放慢的先兆。近来,人们对中国及美国的升息预期都十分强烈。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美国经济能否稳步发展牵动著全球经济格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低利率背后潜藏的高风险。

    收放自如美欧日宏观调控日臻成熟

    美国经济似乎正“渐入佳境”。由于已经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的低利率,美国劳动生产率强劲增长抑制了成本和价格压力,提高了潜在经济增长率,加上消费需求适度,故尚无加息的紧急需要。但是,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劳工市场紧张,美国仍有通胀风险。

    格林斯潘加息与否要考虑政治、经济、市场、时机等诸多因素。市场预测,如果通胀明显恶化需要提高利率,恐怕最早也只可能在年底大选结束后或明年初。

    4月初,欧洲央行开会议息后决定维持利率在2%这个60年低位不变,但是,如果欧洲经济继续表现得令人失望,欧洲央行极可能在今年5月减息。

    过去三年日本经济断断续续地出现起色,但多次的复苏都未能持续,这主要是由于政府过早提高利率所致。事实上,目前日本经济好转也只是由市场预期所带来的一个刺激,能否真正复苏,未来几个月相当关键。有日本经济学家形容日本银行及地产业已经“在医院休养了13年,倘若日本政府要求他们立即跑起来,刚刚出院的它们就会再次入院”。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相继加息,基本上达到了冷却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目的,目前倾向维持利率不变。

    总体看来,美欧日等国家拿捏利率的时机收放自如,这表明这些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日趋合理和成熟。

    政策协调性加大利率升减趋同

    从全球经济与各国货币政策倾向分析,大体可以得出三个基本判断:

    首先,各国相继调整货币政策旨在寻找经济稳定与增长间的平衡,强调持续和无通胀增长。预计美国经济正放缓到一个“更持续”和“无通胀”的增长速度,但应该看到,美国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自保,其他国家要警惕美国政策取向所带来的冲击。

    其次,全球利率政策协调性加大,一升俱升,一减俱减。全球货币政策在利率上的连续互动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政策协调的又一体现。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美欧日普降利率,降息周期持续一年,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环境;自1999年下半年2000年8月,美国6次、欧洲央行5次提高利率,加息周期也持续一年,利率调控作用凸显;从2001年3月,美联储连续13次减息,欧洲虽然降息幅度不大,但也尽量在减少欧元与美元的息差。

    第三,主要国家利率走高对各国货币政策及投资环境造成压力。美国提息势将吸纳苦无出路的全球资金。相反,由于投资者纷纷离场,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出现资金问题。虽有贸易盈余,但资本外流加剧,最终还是失大于得。

    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视乎经济增长态势而定。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5%,是30年来最强劲的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全球低利率环境和各国存在普遍的财政预算赤字,使得经济一旦放缓,政府便没有足够的“弹药”推高经济。

    上述判断隐藏著一个命题,即全球低利率的背后潜藏高风险。银行利率处于偏低期,造就了良好的再融资机会,大量资金会涌入各行各业,投资人往往只强调回报而忽略或忘记风险。以美国为例,当前超低息环境大大助长了美国楼市和股市出现泡沫,全球市场也处于极度的不确定之中,无论美元、日元、欧元还是人民币;无论美欧日股;也无论能源、大豆、棉花或其他商品,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国际市场忽晴忽阴,普遍存在较大波动的风险,进而加大投资风险。

    通胀通缩一线天决策层左右为难

    中国严防经济过热局部失控的目标十分明显。相关部门表示,若通胀再升,也存在加息可能。不过在时机选择上,中国可能会尽量推迟加息,至少要在美元有所动作之后,以免人民币与美元息差扩大,加剧大量热钱进场投机。

    但应该认识到,央行制定基准利率的标准或根据与国外不同。目前中国还未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并不完全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而变化,利率机制能否具有实效尚存有疑问。总体讲,中国利率变化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央行对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的认知程度。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出现消费不振和投资过热的冷热不均失衡,但经济整体状况并未脱序,通胀数字也较温和,是否以及何时加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而且,目前中国的通胀迹象主要是在原材料市场出现,一旦中国经济进入冷却期,全球原材料价格下跌是可以预期的。另外,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品制造能力及供应能力,只要中国供应涨价幅度不太大,尚不必过分担心出现全球性通胀。就在有人提出中国在谨防通胀,也要警惕通缩风险的同时,全球各国似乎也都面临著“通胀通缩一线天”的局面,反映在决策上是各国政府的“左右为难”。以美国为例,人们将美联储的减息与放任美元贬值视作美国刺激经济的双重利好。但由于用药过猛,现在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已经所剩无几。如果美元汇价进一步下跌,各国央行不会坐视不管,可能会纷纷加入印刷钞票行列,全球经济有可能将从此进入另一次恶性通胀。反之,如果美国加息减慢货币供应速度,全球股市则又将面对巨大的下跌压力。

    摩根士丹利估计,美国如将联邦基准利率由1%提升到3%,美国住房贷款利率便会由55%上升到75%,足以结束美国房地产上升势头,并进而引发一次经济大衰退,甚至令通缩在美国出现,这才是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格外担心和警惕的.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