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企业品牌建设2004大盘点
 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建设 > 正文
 
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企业品牌建设2004大盘点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2月21日 21:19
谢付亮 周洪桦 王孝辰
    建筑钢结构行业是我国一个新兴行业,利润可观、丰厚,但其进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的特点让众多新兴厂家涌入该行业。据资料显示,整个行业目前约有10000多家企业,有影响力的也远在100家以上,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对2004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加以“盘点”,以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潮峰钢构:挥舞“精品大旗”

    自2003年初在业界刮起“精品飓风”开始,潮峰钢构给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2004年,潮峰钢构持续以其个性鲜明的品牌定位——中国精品钢构第一品牌,辅以立体化的传播策略,策划举办“潮峰钢构杯”华东地区第二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不仅快速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决策者的领导魄力,承接了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和福建厦门嘉庚体育中心,而后又相继夺标南京中泰国际广场和上海廖创兴金融中心大厦等重点工程,可谓是喜讯不断。潮峰钢构“中国精品钢构第一品牌”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钢结构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潮峰速度”的诞生频频获得中建八局等著名建设集团公司的贺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杭萧钢构:品牌创新迫在眉睫

    杭萧钢构的品牌影响力始终位居行业的龙头地位,2003年10月成功上市后,其品牌知名度更是大大增强。然而,由于忙着四处扩建基地、搞合作,却淡化了杭萧钢构系统的品牌建设,致使其尽管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品牌的深化传播止步不前。目前看来,尽管杭萧钢构有可能实现2005年30亿元的产值目标,但从其品牌表现来看,其品牌建设工作只是在“吃老本”,与其产值有着不容忽视的距离,加之其品牌传播缺乏创新和系统性,广告投放策略也有待改进。

    精工钢构:离强势品牌还有点远

    依托集团实力,精工钢构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国内重要项目投标中分得一杯羹。2004年下半年,精工钢构将其主体业务拆分为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精工轻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精工空间特钢结构有限公司,并与台湾理成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绿筑住宅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精工钢构开始“以大上海为中心”进行全国性战略部署。但是,精工钢构没有品牌主题,更缺乏明显的品牌风格,品牌塑造未见大的突破,这对于精工钢构未来的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宝钢钢构:寻觅品牌整合的力量

    宝钢2004年开始寻觅整合的力量,将其麾下冠达尔、大通、宝成等钢构品牌统一在“宝钢钢构”品牌之下,借助“宝钢”的品牌优势,增强自身钢构企业的综合优势,并明确提出要使宝钢钢构成为国内综合实力第一的钢结构制造企业。

    巴特勒:快速积蓄品牌能量

    作为世界领先的预制钢结构建筑的制造商及供应商,巴特勒2004年被Blue Scope钢铁收购。这次收购为BlueScope钢铁直接进入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领域并获得加速发展提供了捷径,但更重要的是,此次收购必然在短期内为巴特勒积蓄强大的品牌能量,降低巴特勒的整体运营成本,增强其品牌的综合实力,提高巴特勒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对其他钢构品牌构成更大威胁。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