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的代表:沈阳机床—东北概念股龙头


沈阳机床的产品构成中,普通机床份额最大

去年以前,谈起机床行业,几乎没有人不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夕阳行业,更鲜有投资者会把机床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自己投资的目标。然而,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和各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高,机床作为基础设备制造业的一部分,需求量成倍增加。而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000410.SZ,以下简称沈阳机床)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2003年经营状况产生了飞跃。在公司10月22日公布的季报上,前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0.057元,主营收入同比增加了近100%,而去年全年的每股收益仅0.01元。而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颇为耀眼,半年来最大的涨幅已近六成左右。

龙头企业主营收入猛增

沈阳机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机床生产基地,生产以普通车床、数控机床、普通钻床和普通镗床为主的300多个品种不同规格的机床,仅钻床就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根据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报告,以上四种主要产品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分别为38%、30%、19%和9%,四种产品的平均毛利率约31%。

2002年沈阳机床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左右,比上年提高了近30%。2003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7.9%,净利润则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8%,根据刚刚公布的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28亿元,实现净利润1933万元,同比增长3倍多。据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0%。由此测算,今年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09元。

另据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介绍,中国机床行业景气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但由于去年沈阳机床的普通车床曾经降过一次价,所以当年公司的利润率较低。今年公司已重新将产品价格提高,而且近期再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公司的生产规模很大,和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大连机床一起基本上就可以决定价格。今年以来沈阳机床的订单又大幅增加,目前生产已经基本达到饱和,即使不再接新的订单,也要排产到明年2、3月份。

在沈阳机床下属子公司沈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热处理车间的题板上,清楚地写明该车间10月当月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2648万元,产品产量425台。公司需求最大的是普通车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从另外一个车间简报上也可以看到,今年的目标是SK360型车床日产15台,经济型数控机床日产5台。车间工人告诉《证券市场周刊》,今年以来,他们每天工作时间延长到12小时,而且因为每月领的是计件工资,因此大家积极性都比较高。

跟踪机械行业的嘉实基金研究员王林认为,尽管沈阳机床今年的生产负荷已经较大,但工业生产的弹性很大,即使不增加厂房和机器,也可以通过工人倒班、提高效率等方式增提高产能。因此,沈阳机床的主营业务收入很可能在明年增长50%。

债务重组后业绩可期

相对于12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沈阳机床不到2000万的利润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报表显示,公司1-9月的主营业务利润仍有2.77亿元,但是扣除1.44亿元的管理费用和6735万元财务费用后的利润实在所剩不多。

吞噬沈阳机床利润的高额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源于公司巨额的应收账款和借款。

根据2003年沈阳机床的中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4.84亿元,其他应收款达到8.99亿元,而其他应收款的78%来自于沈阳机床第一设备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中捷设备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等关联公司,而这些关联公司是沈阳机床大股东沈阳机床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些资产状况很差的子公司,目前,这笔应收款收回来的可能性极小,按照平均5%的比例来对这些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就增加了公司近7000万的管理费用。

从2003年中报看,沈阳机床的各类借款总额已达20.73亿元,短期借款中5亿元被关联公司占用,却由沈阳机床承担利息支付;而长期借款中有5亿元已经逾期,由于是世行贷款,暂时免交滞纳金。但上半年沈阳机床财务费用已经达到3394万元,同比增长了120%。

因此,对于沈阳机床而言,提高公司业绩最根本的措施实际在于减少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据有关人士透露,为了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工商银行将核销沈阳市企业100亿元的呆坏账。据说当地政府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沈阳机床是政府首先支持的企业,很可能因此受益。另据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证券市场周刊》,沈阳机床已经向工商银行申请9亿元的贷款全部,并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与国家开发银行协商如何处理拖欠的1.5亿元的贷款。该人士认为,贷款最终完全免除的可能性很大,但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

根据公司的债务重组方案,如果明年沈阳机床核销10亿元贷款的同时,大股东的应收款项目也将免掉10亿元。据初步测算,如果按5%的计提比例计算,沈阳机床可以减少5000万元的坏账准备。从财务费用支出上看,按今年财务费用近7000万元计,明年财务费用也会减少2000万元左右。这将会使沈阳机床明年的业绩有望达到0.3元以上。

合资解决技术问题和股权问题

从沈阳机床今年的情况看,销售量增加最大的是普通车床,而数控机床,尤其是高级数控机床收入的增幅不大.今年三季度,公司普通车床的毛利率达到29.5%,而生产工艺复杂,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数控机机床的毛利率仅为18%。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数控机床的很多功能部件,如刀架和主轴都依靠进口,而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占到主机成本的70%,因此使得数控机床的成本很难降下来。

沈阳机床生产的数控机床目前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据介绍,三个国家级的机床研究所就设在该公司,并且公司曾经在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项目上战胜了德国的竞争对手。由于普通车床的附加值不高,门槛低,提高沈阳机床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是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并且,也只有数控机床才能牢牢抓住汽车、航空等主要优质客户。但是公司方面也承认,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因此,正在积极探索与国际公司合作。今年8月,公司与辛辛纳提-兰姆公司在美国密歇根签订了在全球领域加强合作的战略联盟协议,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仅仅简单的技术合作协议不能解决沈阳机床目前存在的问题。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长期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进行侵害,因此,要想使沈阳机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公司的股权结构。目前,引进外资是一个比较可取的办法,既能帮助公司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也能解决公司一股独大问题。

资 料

机床行业景气复苏

中国机床行业曾经一度非常低迷,从1994年开始,连续5年机床市场需求连年下降,加上早年过度投资的影响,普通机床严重过剩。但从2000年开始,机床行业有了复苏的迹象。2002年下半年以来,机床行业在宏观经济转好,企业开工率提高,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产销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23%。在这一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

进入2003年,经济增长继续加快,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达到30%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每投入100亿元,将会带动1亿元左右的机床市场消费额。根据国家计委的预测,2001年-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1.1万亿元,每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据此推算,这5年平均每年机床的消费量将达到近400亿元。

与此同时,占中国机床消费量50%的汽车工业今年以来发展极为迅猛。据对三大汽车企业和9个骨干厂的统计,它们去年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近262亿元,其中与机床有关的达42亿元,新购入的机床中国产机床数量占71%,价值量占47%。另据专业人士测算,轿车产量每提高1%,数控机床的消费量就会扩大0.54%。

另据资料显示,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但中国所需机床的自给率仅达到48%,其中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市场。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机床行业未来3年平均增长率将高于20%,其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增长率将远高于平均值。(耿馨雅)

Copyright(C)2003 中国经济网ce.cn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